发布时间:2020-02-27 16:57:32 访问次数: 龙一鸣 智婧 信息来源:木塘垸镇
手写“硬核”宣传标语、村支书“土味”顺口溜、巾帼流动宣传摩托队、无人机变身“宣传尖兵”、方言版科普防疫微电影……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来,桃源县木塘垸镇的“花式”宣传铺天盖地,深入人心,推动疫情防控政策和科普知识家喻户晓。
传统!加强公共环境营造,科学宣传引导“鼓士气”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打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这些天,木塘垸镇的办公楼、为民服务中心、村部等场所的电子屏全天滚动播放着疫情防控的宣传口号。疫情发生以来,木塘垸镇第一时间运用电子屏、横幅、宣传单等,对中央的要求、上级的决策部署、桃源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指令等进行广泛宣传。截至目前,全镇悬挂疫情防控宣传横幅27条,电子显示屏8个,张贴宣传标语640张,制作宣传栏14个,发放宣传单16200张。这些“传统”的宣传手段使每一个斩钉截铁的字词、每一句铿锵有力的誓言入脑入心,为群众带来了力量和希望。
硬核!75岁老党员挥墨手写宣传标语“很硬气”
“多写点防疫标语,村里就能多贴点,看到的人就会越多。防范意识强了,我们就会更安全!”木塘垸镇湖田村75岁的老党员杨秋元写得一手好毛笔字,从大年初四开始,他相继为湖田村手写了200多条宣传标语,墨迹遍布湖田村每一个村组。为了达到最好的书写效果,年近八旬的杨秋元一直站着写标语,半佝偻着身子,一写就是一整天。天气寒冷,身体疲惫,他也没有丝毫怨言。在他的带领下,很多老党员也挥墨写余晖,一条条手写标语出现在社区村落,乡里小道。话糙理不糙的“硬核”标语时刻提醒着村民要少出门、少聚集、戴口罩。“‘硬核’标语没有高大上,没有文绉绉,但通俗易懂,在农村防疫宣传的目的更容易达到。”湖田村的纪检员覃爱国说道。
土味!移动喇叭、顺口溜、方言微电影“接地气”
“今年过年,却不好玩,新冠疫情,武汉蔓延。腿不能出,脸戴口罩,手须勤洗,牌不能打……”一段来自木塘垸镇湖田村支书易孝坤自编自录的“土味”顺口溜,搭上巾帼志愿者们的“摩托宣传队”走街串巷,每天平均播放4小时。这段时间,“移动喇叭”几乎成了木塘垸镇工作人员的“标配”。“一些居住分散的村民无法有效接收疫情防控知识,有的老年人不看电视、不看微信,疫情防控意识较为淡薄。我们组成了摩托车宣传队,车开到哪里,我们的宣传就到哪里。”木塘垸镇仁丰村妇联主席王吉红说道。摩托宣传队载着“移动喇叭”“见缝插针”,成为木塘垸镇防疫宣传无死角、全覆盖的重要媒介。除了“移动喇叭”,“村村响”广播也在发挥作用。“我们充分利用早、中、晚各个时间段,用广播将防控知识宣传到千家万户、田间地头。现在村民很少出门,出门也戴着口罩。”木塘垸镇镇长康杨说道。
“快看这个微电影,让你秒懂防疫科普知识。看了之后再也不敢不戴口罩出门了!”一个微电影在木塘垸镇各级微信群里流传开来,引发热议。在新冠肺炎防控期间,一则“ABCD四类人”的科普知识走红网络。为使科普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直通田间地头,木塘垸镇干部职工自制了一部微电影,用最接地气的桃源方言,通俗易懂的方式,生动形象演绎“ABCD四类人”,让广大村民更加直观地了解防疫知识,掌握防疫技能。
高能!无人机变 “宣传尖兵”高空喊话“真霸气”
“各位木塘垸镇的父老乡亲:防控疫情、人人有责,不走亲、不访友、少出门、不聚会、戴口罩、讲卫生、勤洗手、勤通风、不恐慌、不传谣。”木塘垸镇启动无人机变身空中“宣传尖兵”,在全镇范围内穿行,每趟飞行时间在20分钟左右,覆盖半径可以达到5公里。“下面四位伯伯,不要打牌了,戴上口罩赶紧回家!”每天,木塘垸镇都会用无人机对重点区域进行监督巡查,一旦发现有群众未戴口罩或聚集的,工作人员便进行喊话提醒。利用无人机宣传既可以精准将防疫宣传内容传达给群众,又可以避免面对面宣传造成交叉感染风险。
木塘垸镇“花式”防疫宣传,传统创新全面开花,线上线下全面覆盖,真正打通了基层防疫宣传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