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18 17:28:48 访问次数: 彭雅军 信息来源:双溪口镇
“在1927年至1929年期间,桃源县共有三个地下党支部,云头山支部是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一个,共有党员40人,指挥着100多杆枪,在湘西北有力地打击了劣绅地主恶霸和国民党反动派……”杨先群在双溪口镇杨家坪村云头山革命纪念地为参观的干部群众讲解着发生在这里的光荣历史。
今年78岁的杨先群是土生土长的双溪口人,湖南省第六、第七、第八届人大代表,曾担任过杨家坪村党支部书记、双溪口乡副乡长、人大主席等职务。退休以后,他坚持学习,紧跟时代前进的脚步,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为村里的发展建设献计献策,出自己的一份力,退休不退岗,默默发挥余热。化解纠纷:和谐乡村护航员
近十年来,杨先群先后调解村里群众矛盾纠纷200多次,在避免矛盾激化的同时,拉近了干部群众的关系。2020年夏天,杨家坪村计划为一组70多户村民安装一台变压器扩容电力负荷,缓解村民用电紧张的问题。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村民听说变压器会产生很大辐射,都不同意装在自家屋前,导致工程无法实施。
杨先群得知这一情况后,立马自告奋勇去给村民做思想工作,挨家挨户宣传解释说,变压器产生很大辐射这个是谣言,并不会对人的健康产生影响。直到凌晨,终于有一户村民被他说服,同意将变压器安装在自家房前。这之后,村民们用电的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杨先群虽然已退休多年,但对身边的各种事情,从不置身事外,不管村里有什么难事、麻烦事,他都义不容辞地去帮忙,可谓有求必应。在这个“金牌调解员”的努力之下,杨家坪村的矛盾纠纷问题基本就地消化,村里的环境也更加和谐稳定。 讲解党史:红色基因传承者
杨家坪村的云头山是一个红色革命精神宝库,在这里曾发生过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迹。当时村里想修建一个烈士纪念地,可面临诸多困难,如缺乏专业的规划设计、没门路争取到资金支持等。
这时杨先群又站出来了,他先是组织动员村民捐赠共筹得80多万元,又带头在修建期间义务劳动,共同建起了现在的中共云头山革命烈士纪念地,该纪念地后来被县委县政府认定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桃源县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为了弘扬先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杨先群给来云头山敬拜革命烈士的干部群众当起了讲解员,用故事将这份红色精神传播开来。
村里准备修建一个群众文化活动中心,杨先群知道后,立即东奔西走、争取资金,并积极参与修建工作。村部前的空地被利用起来,改造成了文化活动中心;修建了一处百姓大舞台,购置了各种健身设备。杨先群还参加制定了管理制度,策划开展广场舞比赛等各种文体活动,村民的生活幸福感随之也慢慢提升了。
“物质生活进步了,精神生活也不能落后!”杨先群说。 保障宜居:环境整治急先锋
“各协会会员请注意,本月的卫生大评比将在20号进行,各家各户要保持好房前屋后干净卫生,尤其是杨xx屋里,不要这次评比结果出来后又是垫底……”杨先群在用村广播发送着卫生大评比的通知。
自2019年开始,杨先群接受村里的邀请、担任杨家坪村人居环境整治协会会长以来,在全镇人居环境评比中,杨家坪村始终排名第一。他把人居环境整治的宣传工作放在首位,先后多次召开群众广播会、村组干部会及协会会员会,并对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宣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告诉我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保护现在的生存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蓝天。”
做好宣传的同时,杨先群筹集资金,加大对环境卫生硬件设施的投入。两年多来,协会投入资金130多万元,修建垃圾转运站11个,购买垃圾箱450余个,聘请清洁工人和运送垃圾的车辆,结余资金则用于安装路灯、建修标准花池、栽种花木等。
围绕如何做好环境卫生制度化管理工作、促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健康发展,杨先群做足了功课。他制定了全村环境卫生整治“五坚持、五不准、三做到”的管理制度和奖罚评比制度,全村每月都固定进行一次卫生整治大检查,并及时公布评比结果。多措并举之下,杨家坪村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发展产业:创业致富引路人
杨家坪村紧挨集镇处有一座三层近2000平方米的富豪商城,这个致富经营平台的搭建也离不开杨先群。之前,这里仅仅是10多间危房,且存有安全隐患,村里委托杨先群负责此地的拆除重建工作。杨先群缜密规划,拆除危房的同时,筹集资金165万元,先拆后建,历时5个月,建成了当时整个双溪口镇第一座大型商场,给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近900多万元。
在乡村振兴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杨先群发现村里没有属于自己的的特色产业,为此他找到村里谈了自己的想法,提议在村里发展罗汉果种植产业:“罗汉果是一种珍贵药材,市场价值很高,不缺销路,种下一年后就能结果,我们可以先搞个100亩试下,如果效益好还可以继续扩种。”
得到了村里的支持,杨先群先是去有种植经验的乡镇学习取经,从苗种采购到下地、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他一边听着专业人员的讲述,一边拿笔记本记下。回来后,挑选了合适的种植基地,带动大家开始种植罗汉果。“一个人的富裕或者几个人富裕算不上真正的小康,要大伙儿一起致富才好。”这是挂在杨先群嘴边的话。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力量,杨先群这样的“乡贤”则是一种特别的存在。他们怀着对家乡深沉的爱,用各种方式回馈家乡,积极支持家乡各方面建设、参与乡村治理。他们从始至终都在这片土地上为群众谋福利、谋发展,发挥智囊、模范、纽带作用,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助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