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劲的“引擎”——柳工创建“四好”领导班子扫描
发布时间:2008-08-11 10:00:31 访问次数: 佚名 信息来源:互联网
-
去年是柳工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公司实现整机销量36871台,销售营业收入120亿元,利税8.6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44.9%、42.3%和27.7%。
今年上半年,柳工整机销量23770台,同比增长36%,销售收入6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9%。
是什么力量激励柳工人忘我工作不断争创新业绩?是什么精神使柳工成为坚强的战斗集体?
柳工人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柳工集团近年来之所以获得快速发展,从一个普通工程机械国有企业成为中国工程机械的“排头兵”,关键是有一个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领导班子,这是柳工机械快速前进的坚强有力的“引擎”。
这并非是溢美之词,在由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主办的创建“四好”领导班子活动中,柳工作为我区惟一代表,被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国资委推荐为创建“四好”领导班子的先进典型。
找准工作着力点
政治素质好,是建设“四好”领导班子的首要。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领导班子。在柳工,企业党组织可谓找准了发挥作用的着力点。
这些年,柳工迈出的每一步都不同凡响:响应“西部大开发”战略、研制填补世界空白的高原型特种装载机;守住底线、不放弃自主品牌和市场,坚持技术上的自主创新;建立第一批享受优惠政策的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挺进东部、有效扩张……
从不断模仿创新、技术引进创新过渡到自主创新,柳工发展的态势可谓迅猛。但多年来,柳工领导班子两月一次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却雷打不动:科学发展观专题学习;重读《党章》及重温入党誓词;学习、实施世界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制度……。树立全新的竞争观、开放观、创新观使公司领导班子认识统一:“以国际最先进的同行为标杆,坚持技术上的自主创新”,锻造了一支具有强烈事业心、责任感,具有大局意识,忠于职守、勤勉尽责的队伍。
如果说柳工的发展历程犹如一部宏大的壮丽诗篇的话,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就是这部创业史诗的灵魂。
在柳工,董事会决定重大问题之前,党委都要做好调研,党政主要领导通气,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在董事会决策时,充分发挥董事会中党员的作用,把党组织的意见切实反映到董事会的决策之中;在董事会决策后,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保证决策的实施。
柳工党委的政治核心地位、厂长(总经理)的中心地位和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保持“三位一体”、协调一致,消除了“两张皮”现象,企业党政领导班子围绕生产经营找准了结合点。
放眼全球迎挑战
公司领导班子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起多大作用?柳工人说:如果把企业比作航行于波涛汹涌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的一条大船,那么领导班子就是船头桅杆上的瞭望者,他们引导船只绕过礁石抵达彼岸。
作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排头兵,柳工有太多的荣誉和称赞。怎样才能保持柳工强劲的发展势头,使企业经营业绩蒸蒸日上?柳工的决策者认为,必须从解放思想上着手,建设“开放的、国际化的柳工”。
柳工人对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晓华的一席话记忆犹新:“要始终成为行业的领跑者,保持柳工的强势地位,必须置身于全球市场思考问题,必须在全球范围更大和更深层次上开放自己,进军并立足国际市场,才能拓展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柳工总经理曾光安分析说,全球的潜在用户、经销商和供应商既为中国工程机械市场的快速发展而兴奋和期盼,全球的跨国公司也为中国工程机械的崛起而焦躁不安,近几年纷纷采取并购的方式抢滩中国市场。即将来临的,兴许就是一场来自于海外的狂风暴雨!
面对挑战,柳工领导班子始终坚持以发展民族装备工业为己任。“世界柳工,源自中国”、“立志成为中国工程机械第一个国际品牌”的宏愿,已经深入每个柳工人的心中。至今,柳工品牌有10余种型号的产品荣获原机械部和国家级多项奖励和荣誉称号。“柳工”牌装载机2004年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是中国装载机行业的领导品牌;“高原型特种轮式装载机”项目填补了国际空白,荣获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柳工部分型号的产品通过了“CE”认证,已直接销往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赢得高端客户的认可。跻身于2007年世界工程机械50强第27位,装载机产销量跃居世界前列。2008年上半年,柳工集团已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各类产品整机销量达23770台,同比分别增长36%和29%。
团结协作顾大局
柳工人说,柳工在竞争激烈的机械行业中不断做大做强,没有什么传奇故事,有的是一个精诚团结的高层管理团队。是公司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带领公司全体员工以进取的精神、开放的姿态,打造了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说起“四分四合”,柳工人都知道,这已是公司党政一班人多年来形成的默契:“在职责上分,在思想上合;在部署上分,在步调上合;在工作上分,在目标上合;在职权上分,在力量上合。”
柳工领导班子一位成员说起这样一件事。当初,在柳工是否凭借自身的品牌优势和产品结构的多元化,进行企业扩张的问题上,班子成员就曾有过激烈的争论。为此,班子经过集体讨论,群策群力,在充分考虑利弊后作出决定,大胆挺进东部,进行有效扩张,从而成功地奏响了东进之曲。2007年,公司班子根据发展的需要,决定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150亿元,并着手制定实施2012年实现300亿元,“再造一个柳工”。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
“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职工群众信得过。”这是柳工人对公司领导班子的评价。
柳工人都知道公司副总裁钟春彬为人平易谦和,但要见他一面却不太容易。2002年,柳工兼并了江苏江阴一家企业。公司副总裁钟春彬受命到江阴新公司任董事长,后兼总经理。钟春彬一头扎进各种事务中,带领新公司员工走上改造企业、改造产品的二次创业之路。他在柳州上有老下有小,长达4年的时间都在江阴忙碌,直到新公司走上正轨才回柳州。不料回来不久,柳工在扬州兼并的一家企业生产经营方面未进入理想状态,急需帅才,富有经验的钟春彬又成为第一人选。当公司党委找他谈话时,他二话不说,立马赶往扬州。
“乐于奉献,敢于挑战,善于协调,勇于承担。”这是柳工管理者奉行的“十六字”宗旨。这种强大的榜样力量,形成了柳工群星闪耀:行业技术的领路人刘良臣、西南市场的开拓者黄志杰、智能型工人的杰出代表梁开精、名不虚传的技术副厂长戴行芳、比翼双飞的夫妻劳模韩敬与兰雁……他们没有传奇,也很难说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伟绩,但他们良好的作风形象因与振兴民族装备工业的使命相连而显得无比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