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10-20 16:40:32 访问次数: 佚名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桃源县抓住村级换届的有利时机,选拔培养了一支数量足、素质高、结构优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目前全县821个行政村100%按一职一备的标准配备村级后备干部2663名,其中,35岁以下1895人,占71.2%;中专(高中)及以上1853人,占69.6%;实用技术人才1737名,占65.2%;致富能手2062人,占77.4%。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大投入,用良好的待遇吸引优秀人才
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用好的待遇将大批优秀人才吸引到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中来。
一是完善村干部工资发放制度。在职村干部工资实行“基本+考核”的方式,村主干基本工资按每人4000元/年、其他村干部每人3000元/年实行财政统一打卡发放,全年人均工资不低于5000元标准。村级后备干部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等工作,按实际误工天数以每日不低于30元标准计发误工补贴;漳江镇等经济条件较好的乡村还采取“固定+浮动”的方式,按每人每年不超过3000元的标准给村级后备干部发放补贴。
二是完善村干部离任生活保障制度。对符合参保条件的在职村干部参照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政策纳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集体负担保费的60%,解决后顾之忧;对未参保的离任村干部实行离职补偿制度;对年龄在60岁以上,担任村主干连续10年或累计15年的离任村干部给予每人360元/年生活困难补贴,并实行财政打卡发放。
三是完善村干部政治激励制度。乡镇每年招录公务员均留出一定比例面向在职村干部录用,近三年来共面向在职村干部招录公务员9名,其中有2人走上了乡镇领导工作岗位。支村“两委”班子会议、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均要求村级后备干部列席,并有权就村级发展重大事项发表意见。
四是完善村干部任职环境制度。从2006年起县委在县级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投入130余万元配套建设121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极大改善了村干部的办公环境。今后3年县级财政还将投入160万元继续改善123个村的办公环境。县委将任村党组织书记30年以上的23名村干部的先进事迹在桃源电视台、桃源党建网、桃源政府网站上进行了广泛宣传报道,并向他们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金,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二、阳光操作,用规范的程序选拔村级后备干部
在村级换届实行由党员和群众直接选举产生支村“两委”的形势下,选拔村级后备干部也要得到群众普遍认可。
一是明确选拔条件。围绕有利于促进村级经济发展,把“懂经济、会管理、善经营、有威信”作为村级后备干部选拔的基本条件,尤其是把具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力和“双带”致富能力作为选拔的重要标准,坚持后备干部队伍结构年轻化、知识化,年龄在35岁以下、文化程度在高中(中专)及以上的占60%。
二是规范选拔程序。按“群众直推、支委考察、党员直选、党委审定”的办法选拔村级后备干部。将村委会换届选举中提名候选人环节的得票数引入村级后备干部的选拔中,按村级后备干部人数的3倍依票数多少确定考察对象,并张榜公布;由支委会对照村级后备干部选拔条件进行考察;召开党员大会,听取支委会的考察结果,由党员按1:1的比例投票选出村级后备干部人选;经公示无异议后报乡镇党委研究审定。
三、注重实效,用创新的机制培养村级后备干部
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村级后备干部的教育培养,实现备用结合,促其发挥作用、早日成才。
一是完善长效培养制度。把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工作列入乡镇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常议常抓;村级党组织按照“一带一”模式,实行现任村干部与后备干部结对子的方式,教方法、传经验,有针对性地培养。建立培养档案,定立长期规划,确定量化指标,实施跟踪考核,进行动态管理,使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教育、管理使用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二是完善立体培养模式。实施学历提升,将部分优秀村级后备干部纳入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目前在全县注册学员中有村级后备干部168人。加强技能培训,努力提高村级后备干部的创富带富能力,采取党校集中培训、现代远程教育、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地考察等方式,要求全县100%的村级后备干部均掌握1-2门致富门路。
三是搭建发挥作用平台。办项目,发挥村级后备干部“双带”能力,因地制宜,创办产业示范项目,领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在增强致富本领的同时,提高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和水平。有1864名村级后备干部创办了种、养、加等示范项目,占村级后备干部总数的70%。任职务,在村内担任远教专干、团支部书记、村民小组长、村民理财小组成员等职务,增强后备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在村外挂职锻炼,对部分优秀的村级后备干部选派到其他村或乡镇站所挂职,全面提高处理具体事物和复杂事情的能力,增强村级后备干部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