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10-21 10:51:55 访问次数: 佚名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2008年的春天,江苏省江都市一位大学生村官引起了全国关注。4月1日,中共中央组织部《组工信息》刊登了该市仙女镇民和村支部书记黄俊的事迹;4月7日,《中国青年报》在头版头条位置,以“用知识和坚韧打造亿元村——一名大学生‘村官’的十年创业感悟”为题,报道了黄俊十年村官实践;6月30日下午,在江苏省委召开的纪念建党87周年座谈会上,作为全省唯一大学生“村官”代表,黄俊受到了省委书记梁保华的充分肯定。
回首十年村官路,黄俊的三点感悟引人深思:城里少一个大学生没什么,村里多一个大学生了不起;凭一时激情到农村并不难,但干出一番事业不容易;走村官路只是一时选择,服务农民才是一生追求。怀着报效家乡的深情,怀着创业农村的激情,怀着服务农民的追求,黄俊这个当代大学生在家乡的土地上,成功走出一条村官路,短短4年时间带领群众将一个贫困村建成小康村。
黄俊,只是江都市大学生村官群体中的一个代表。作为选拔大学生村官的先行者,江都市有着自己独特的实践和思考。
早在1999年,江都市就通过公开报名、面试、政审等程序,选聘了51名大中专毕业生到村工作。时隔9年之后,2007年下半年,江都市再次在扬州市率先进行了新一轮的选聘大学生村官工作。经过公开选拔,规范操作,21名大学生从应聘的65名大学生中脱颖而出,赴村(社区)工作。
先行的道路从来都充满坎坷与摸索,江都市选聘大学生村官的探索也遇到了一些困惑。第一批大学生村官下村后,正当江都上下寄予无限厚望之际,不料,不少人却因为各种原因相继离开了村。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这几年分批选聘到赴镇机关(事业)工作的近200名大学生,却无一离开。
经过一番思考,江都市认识到,新农村需要大学生,选拔大学生村官的道路符合新农村发展的方向。关键是要有一个科学的选聘、培养、保障、使用机制。只要做到“不为选而选”、“不一派了之”、“不选而不用”,就一定能够留住大学生,就一定能够在大学生和新农村之间找到契合点。于是,他们及时调整政策,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始终,选聘、培养、保障、使用环环衔接。
江都公开承诺,将大学生村官当地方选调生来培养,当未来新型农村干部来培养,激励大学生扎根农村,成为未来农村干部的中坚和高素质农村干部的重要群体。
选拔一批大学生到村任职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让他们快速成长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强大牵引力。近年来江都市在培养大学生村官上动了很多脑筋。如定期举办大学生村官论坛,搭建平台,让他们定期交流,取长补短,比学赶帮。龙川社区大学生村官孙志国说:“我们21个人有一个QQ群,平时大家会交流一些工作体会与收获。”
江都市1999年选聘的51名大学生村官为什么流失率那么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1999年之后,该市几次乡镇区划调整和机构改革,导致这批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待遇、个人身份等没能很好解决落实,结果不少人不能安心定心。为此,该市出台《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和市直单位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一系列激励和保障措施。如享受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资待遇,参加医疗和养老保险。同时,市委组织部人才专项资金每月补助本科生300元,研究生500元,期限三年。还采用“赴村与赴镇互动促进”的办法,即赴村的大学生,工作一段时间,可以回到镇机关锻炼;赴镇的大学生,在机关锻炼后,也可以下村培养。
通过这些措施,解决了遗留问题,最终基本做到了三个满意:群众满意,大学生满意,组织满意。
待遇留人、感情留人,最重要的是发展留人。对于大学生村官工作,除了培养、保障之外,更关键的是,不能“选而不用”,要有一个科学的用人机制。“年轻人闲也闲不住,希望多学点经验,多做点实事,哪怕是杂事。不能太闲,闲下来就会乱想,消解激情。”大学生村官张鹏深有感触地说。
大学生村官一般派往小康村或经济富裕村,让他们工作有一定物质基础,有一个比较强的村班子带。这样既保护他们的激情,又有利于他们成长,而且有利于树立信心,避免他们工作一开始就一筹莫展,四处碰壁。黄俊说,之所以能在一个贫困村独当一面,得心应手,和先前在富裕村的工作经历,打下的基础分不开。
近期,该市又重点通过推行村党组织、村党组织书记星级化管理,引导包括大学生村官在内的有能力、有才能的村干部想干、肯干、长期干,能持久释放能量。
这几年,江都市对大学生村官的使用是很有魄力的。只要大学生有志于且适合在农村发展,就大胆使用。目前第一批选聘留下来的17名大学生,基本上都走上了村主要领导岗位。有事做,能做事,让大学生在村官岗位上,找到了实现自己人生才华的机会,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也同时促进了自身的快速成长。
毕业于南京大学英语系的孙志国,已在龙川社区工作半年。他说,“留在大城市,生活成本高,就业压力大。我不想把自己的青春消耗在不停地换工作、不停地‘当新人’之中,与其做心里没底的事,不如先做自己有信心的事。”孙志国表示,“我喜欢农村,我认为在农村一样能够建功立业,成就一番事业。”(通讯员 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