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建理论学习纲要(9)
发布时间:2006-10-12 09:16:36 访问次数: 佚名 信息来源:不详
-
(45)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规模适度、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实现党的领导、完成党在新时期历史任务的需要。当前,党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党员队伍的构成,都同过去大不一样。新党员数量大幅度增加,给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的形势下,必须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建设,努力把全体党员锻炼成坚定的共产党人。
(46)认真学习、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共产党员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要求。所有共产党员都要立足本职、联系实际,把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出来。
共产党员要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同时,要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来认识、来对待,孜孜以求,学而不怠。
共产党员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我们现在的努力是朝着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前进的,忘记远大目标,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不为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纲领努力奋斗,同样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
共产党员要自觉实践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
共产党员要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前列,奋发拼搏,开拓创新,努力创造一流业绩。带头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
共产党员要始终保持清正廉洁,坚决抵制歪风邪气,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
(47)我们党已经有6800多万名党员,这么大的一支队伍,要教育管理好不容易。共产党的力量和作用,主要不在于党员的数量,而在于党员的素质。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但如果数量过大,不能保持统一的品质,就会影响到质量。要探索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机制,加强流动党员管理,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素质,促进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贯彻党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努力探索使广大党员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明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激发党员的内动力,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增强党员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自觉性,引导广大党员在平凡的岗位上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为人民服务中实现自身价值。
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监督党员切实履行义务,保障党员的权利不受侵犯。关心爱护党员,特别要帮助在艰苦环境中工作的党员、下岗失业职工中的党员、生活困难的党员和老党员解决实际困难。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建立健全党员队伍自我纯洁机制。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48)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不断为党增添新鲜血液,始终保持党的生机与活力。
伟大而艰巨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忠诚于祖国和社会主义的优秀分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群众共同加以推进。能否自觉地为实现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是否符合党员条件,是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要注意研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党员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形成常抓不懈的机制,重点做好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和干部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壮大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加强在生产、工作第一线和高知识群体、青年中发展党员的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作出了贡献。他们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团结在一起,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要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并通过党这个大熔炉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从而不断增强我们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2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