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7-01-23 10:31:08 访问次数: 魏立刚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党的十六大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一项重要任务。几天以来,县委常委学习中心组和县级党员干部集中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的主要讲话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大家普遍感到心得很多,收获很大。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学习,就如何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问题,谈一些体会和认识,同大家一起讨论交流。
一、准确把握中央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求的社会背景
为谁执政,为谁掌权,决定执政党的根本性质。江泽民同志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胡锦涛同志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能否牢牢把握这个本质,“这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主要的标志。”1月14日,在中央召开的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对于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提出了“六个坚持”的基本要求,其中一条就是“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不渝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中央之所以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立党执政的核心理念,我的理解主要是基于以下四条:
1、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对世情变化的必要回应。在当今世界,世界格局的复杂演变,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给各国执政党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顺应潮流,积极应对,加快调整,就能领导国家乘势而上,不断发展;麻木不仁,僵化保守,无所作为,就会丧失人心和政权,甚至亡党亡国。上个世纪最后十年,世界上一些国家曾经连续执政几十年的大党、老党相继失去了执政地位。1991年,拥有近2000万党员的苏联共产党在执政74年后几乎一夜之间迅速垮台;1993年,拥有260多万党员的日本自民党从1955年成立、连续执政38年后在大选中失败;1998年,成立于1964年、1971年苏哈托上台以来执政近30年的印尼专业集团,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失去了执政地位;1999年,成立于1885年,自1946年印度独立后执政长达45年之久,拥有党员3000多万的印度国大党在选举中败北,沦为反对党;2000年,拉美地区第一大党,也是世界上执政时间最长的政党之一的墨西哥革命制度党,连续执政71年后大选失利,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震动。这些大党、老党之所以在国际国内风云变幻中纷纷下台,其中固然有着诸多复杂而深刻的原因,但这些政党民众基础的弱化乃至丧失,却是其深层次的主要原因之一。具体来讲,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执政党价值取向的变化而带来政策调整上的失误,是导致其民众基础弱化的重要原因。苏共在二战后,不是像战前一样,致力于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走和平建设之路,而是热衷于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搞军备竞赛,实行对外扩张,甚至同社会主义国家兵戎相见,走上了社会帝国主义、大国沙文主义道路。这一方面搞乱了人民的思想,使党员群众无法分辨是非曲直;另一方面又耗空了苏联的国力,人民群众在其中没有得到相应实惠,经济长期停滞,民众艰难度日,导致苏共不断失去群众的支持和信任。
第二,这些政党在长期执政环境下形成的集团既得利益,与广大民众的政治愿望、利益诉求逐渐脱节甚至对立,是民众疏远执政党的主要原因。在长期执政过程中,这些政党渐渐形成了一套严密、集中且庞大的官僚体系,并在党内、政府内形成了一个看得见、感觉得到的特权阶层和既得利益集团。墨西哥300个家族占有全国50%的财富,全国一半人口在贫困线以下,以致被人称作“制造穷人的工厂。”由这些人所垄断的官僚体制日渐丧失了其执政初期的制度活力,表现为办事效率低下,文牍主义、官僚主义膨胀,执政党高高在上,对民众利益漠不关心,刁难和欺压群众现象时有发生。
第三、党的自身建设乏力以及党内严重的专权与腐败行为,削弱了民众对党的支持度。这些政党的自身建设在执政中后期大都流于形式,个人集权、专断普遍存在,党内信息传递渠道不畅,上下沟通受阻,党员干部难以正常发表意见。一些党的基层组织无所作为,甚至处于消亡状态,离党、退党现象日益突出。苏共的消亡则是其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全面失效的结果。严重的腐败行为是导致民众对执政党离心的直接诱因。由于长期垄断权力资源,并且大都缺乏有效的监督,致使一些大党、老党在执政的中后期腐败现象日益突出,重大腐败案件频频曝光。墨西哥革命制度党一度成为“腐败的同义词”,印尼专业集团几乎把腐败演变成了一种国家“文化”,日本自民党也因“黑金政治”让反对派抓到了“软肋”。腐败行为损害了执政党的公众形象,导致民众降低了对执政党的政治认同度。
1、“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央在认真分析上述大党老党执政失败的历史教训之后,在新世纪之初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这对于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对于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对于达到党长期执政的目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指导意义。
2、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对我党建党以来长期革命和执政的经验总结。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的历史,就是一部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是一部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历史。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贯穿我党发展的整个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对此都有过精辟的论述。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福利,作为共产党人从事革命活动和社会主义实践的出发点;始终把“向人民负责”,作为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在决策时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提出和确定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始终把关心群众生活,作为赢得群众拥护、激发人民群众主动性和无穷创造力的先决条件;始终把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国家主人的伟大作用,作为确保社会主义江山稳固的基础战略。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进一步创造性地发挥和实践了毛泽东的为民思想。他审时度势,明确提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不是阶级斗争,而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鉴于此,他把“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愿意不愿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赞成不赞成”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依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了为民思想,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实际工作中,革命战争年代开展的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进行的土改、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税费改革等等,都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实践。我党在各个时期树立的学习典范和先进人物也始终没有离开过为民这个主题,如战争年代的张思德,建国初期的雷锋、焦裕禄,改革开放以来的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牛玉儒等等。由此可见,共产党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决定了它是人民群众的工具,是人民群众的公仆,共产党除了最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利益之外再也没有也不追求特殊的利益,因而我们党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自己的根本立场和惟一宗旨。这一点,是我们每个党员必须明白的,也是决不能违背的。
3、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对当代中国实际的深刻把握。我国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国情的重大变化。全面建设小康不仅是物质生活富足殷实,而且是人民民主权利、精神生活和生存环境都要有较大幅度的改善和提高,这使得“立党”、“执政”更加人文化、更加具体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中国的全面小康。“为公”、“为民”离不开九亿农民这个最大的群体,必须抓住“三农”问题这个重中之重。可以说,只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面小康才会落到实处。在建设全面小康的征途中,我们“立党”、“执政”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新情况新问题,还要面对各种可能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和挑战,特别是如何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更好地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如何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等等。这些问题,都只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会得到有效解决。
4、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对党所处历史方位的准确判断。“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在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然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的党员队伍,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任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共产党从革命到执政,这是一个深刻的转变。因为这个转变,党的中心工作和主要目标变了,代表群众利益的方式、联系群众的方式变了。共产党从一个受到外部封闭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又是一个深刻的转变。这一转变,对于中国共产党如何吸收其他执政党的有益经验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的变化,我们党只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能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才能提高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才能不断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新的力量。
二、深刻领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要求
立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