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县实施五项工程 夯实基层党建
发布时间:2013-08-06 00:00:00 访问次数: 孙忠恒 信息来源:县委组织部
-
今年来,桃源县以项目化、工程式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把基层党建工作任务具体到项目、落实到节点、责任到单位,实施“五大工程”,有力夯实了基层基础。
一、实施“素质提升”工程,促进党员教育经常化。
一是开召开会议,以会代训。采取会议+党课的形式,分层分类开展党员冬春训活动,要求乡镇和村居每年开展集中培训1-2天,县直单位每年不少于2天。各乡镇采取召开“千人经济工作会”、“露天党员大会”形式,由乡镇党委书记为党员上党课,吸引了上万名党员参训;县直单位以“书记讲坛”为平台,以“每月一学”为契机,普遍开展了2天以上的党员专题培训,同时,在村(居)广泛开展“联村干部上党课”活动,使党员教育做到了全员通知、全员参会、全员覆盖,今年全县各级党组织以会代训讲授党课500多场次,听课党员群众4万多人。二是借助远教,空中普训。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作用,建立了远教“12396”、远教“农函大”、远教“阳光工程”三位一体的内容体系,同时,县委组织部采取一月一排名、半年一督查的方式强化远教学用考核与督查,要求每个站点每月开展集中学习不少于2次,确保全县党员普学普训、真学真用。三是深入点村,田间培训。采取后盾单位邀请、县委党校选派、村级组织实施的办法,从全县派出10名党建专家,分赴80多个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扶贫点村开展党课进农村活动,让农村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受教育、听党课。四是突出主题,办班集训。按照县委点题、组织选题、领导破题、学员结题的办法,今年先后以“村级财务清整”、“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和老干部工作”为主题,邀请县级领导集中为村(居)党组织书记和老干支部书记“充电”。
二、实施“队伍提质”工程,促进村级班子专业化。
一是创新实行村干部退职制度。针对村干部年龄老化的现状,对村党组织书记年满65岁,其他村干部年满60岁的实行退职制度,换届时一般不再提名,逐步实现村干部队伍年龄结构优化。二是完善村干部培训制度。要求每名村干部至少掌握1门农村实用技术、乡镇每年集中开展1次村干部专题培训,今年来盘塘、泥窝潭等乡镇开展的“礼仪进村”、理公港的“农家讲坛”、九溪的“板龙巡演”等独具特色、富有实效的培训受到了村干部的热烈欢迎。三是实行村干部备案管理制度。县委组织部对村(居)党组织书记实行备案管理,乡镇党委调整村(居)党组织书记,须对相关信息进行登记,建立村干部信息台帐,并报县委组织部备查,实现村干部队伍规范化管理。四是推行述职测评制度。年底,组织村(居)党组织书记分别对乡镇党委和本村党员群众开展“双述双评”,同时,分期分批组织村(居)党组织书记直接向县委组织部部务会报告工作,开展专题点评和现场测评,推动基层党建责任“落地生根”。
三、实施“两新”规范工程,促进“两新”党建科学化。
一是以访代训促规范。县委组织部与县委统战部组成联合工作组,深入到全县100多家非公企业党组织,现场走访、现场指导、现场培训非公党建工作,共发放党建工作手册200本、“十八大精神”知识问答150本、民主生活会记录本100本,为“两新”党建规范化建设提供了“工作册”、“工具包”。二是以职明责抓组建。县委按照明确人员、明确职能、明确目标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强化非公企业党工委和新社会组织党工委以及业务主管部门的职责,在年内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等形式组建新社会组织党组织10家。三是以点带面促提升。通过党工委成员联、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帮等形式,按照统一制度牌内容、统一阵地建设的模式,突出抓好工业园区和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着力培育典型、宣传先进,今年来先后培育了“三尖农牧”等一大批党建工作抓得实、党建品牌叫得响的典型。四是以奖代补强保障。县委以奖励形式落实“两新”党建经费12万元,为每名“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发放党务工作津贴600元,按照每名党员100的标准下拨党建工作经费,有力保障了“两新”组织规范化建设。
四、实施“数字党建”工程,促进基层党建信息化。
采取先行试点、分步实施的办法,选取青林乡督粮冲、漳江镇西园社区作为试点单位,按照前期准备、身份核实、采集录入、汇总分析四个阶段,建立覆盖全县党组织、全体党员的信息化平台。一是明确专人。按照专人负责、专用软件的办法,乡镇党委和县直单位明确一名熟悉电脑的专人负责信息库建设,统一购买专用软件。二是明确责任。采取逐级上报、逐级审核、分类处理的办法,明确支部书记、政工人事干部、分管领导、单位负责人各自的责任,层层把关,确保党组织、党员资料填写真实、完整。三是严格培训。为确保信息采集、录入规范有序,县委组织部召开信息录入专题培训会议,对软件使用、信息采集进行专门培训,乡镇和归口单位负责抓好下属单位专职信息员的培训,确保信息采集“不漏一人、不缺一项”。四是加强维护。为确保信息库平台的作用长效发挥,县委组织部建立专门维护制度,对信息库进行及时更新、使用。
五、实施“保障激励”工程,促进基层保障标准化。
一是提升村级保障水平。建立村级转移支付、村干部待遇逐年增长机制,确保全县村平转移支付达到8万元以上,社区达到13万元以上。同时,加强对村干部的关怀力度,对符合条件的离任村主干生活困难补助每月发放100元,对连续任职30年的村支书每月发放100元,对任职20年的村支书开展健康检查。二是建立帮扶专项基金。采取财政配套和划拨党费的方式,建立县级生活困难党员扶助基金,各乡镇、县直部门以党委为单位,建立困难党员帮扶基金,及时救助需要帮助的困难党员,今年来全县有30多个乡镇和县直单位建立了帮扶基金,青林乡的帮扶基金规模达到7万元。三是实施村部扩容提质。县财政采取以奖代投的方式,按照每村补助5万元的标准,每年投入100万元推进20个村部扩容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