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08-29 15:13:54 访问次数: 干部二室 信息来源:转载
干部差额选任主要是通过对不同考察对象不同考察要素的分析比较,好中选优,遴选出符合岗位要求的最佳人选。实行干部差额选任制度,可以对考察对象进行深入观察、比较和分析,为传统的组织委任考察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有利于更好地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提高干部任免的决策质量和效率,防止和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对于选准用好干部、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但是作为一项新的尝试,干部差额选任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容易导致差额人选不足、考察评价失准、用人不当等现象,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应对不利因素,提高差额选任工作质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从今年9月中旬开始,利用近一个月的时间,先后深入到全市17个县(市)区(局),通过下发调研提纲、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各县区执行干部差额选任制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调研,掌握了各县(市)区委实行差额选任的基本情况、主要做法,理清了制约干部差额选任工作的主要问题,并由此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初步对策。
一、执行干部差额选任制的基本情况
2003年8月省委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差额选任制暂行办法》下发后,我们于9月份又对各县(市)区委下发了《关于全面实行领导干部差额选任制的通知》,要求全市各县(市)区委对其管理的正副科级干部提拔任用和平级选任重要岗位的科级干部,全面实行差额选任制。从调研统计上来的情况看, 2003年9月至今年9月末,各县(市)区委共提拔392名正副科级干部,其中有350名在不同环节上实行了差额选任,占提拔干部总数的89.3%。除上甘岭区今年没有提拔干部外,其余16个县(市)区提拔干部绝大部分都实行了差额选任制,有的县区如嘉荫、带岭等县区还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干部差额选任暂行办法。其中嘉荫、铁力、五营、红星、翠峦、美溪、西林、金山屯、南岔、带岭等10个县(市)区对绝大多数岗位实行了四差,占县区提拔科级干部总数的48.9%;汤旺河、乌伊岭、新青、友好等4个县区对绝大多数岗位实行了三差,占县区提拔科级干部总数的22.1%;伊春区对绝大部分岗位实行了两差(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占县区提拔科级干部总数的5.4%;乌马河区除部分岗位实行四差外,大部分岗位实行了一差(差额推荐),占县区提拔科级干部总数的12.9%。此外,嘉荫县对重要岗位、重要部门的党政正职需要横向调整的,也实行了差额选任;铁力市也对需要横向调整的部分岗位实行了差额选任,但没有规定具体哪些部门和岗位横向调整需要进行差额选任。
二、执行干部差额选任制的主要做法
省市委关于实行干部差额选任工作的有关制度下发后,绝大部分县区党委都能够严格遵守,认真执行,并积极探索做好差额选任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做法是:
1、健全机制,确保差额选任工作顺利开展。实行差额选任制以来,为切实做好差额选任干部工作,大部分县区能够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了干部差额选任暂行办法,对差额选任适用岗位、提名主体、程序、拟推荐人选的确定、差额推荐、考察、酝酿等都作了规定,确保差额选任工作的顺利开展。
2、发扬民主,认真把好差额人选的提名推荐关。通过组织部门,用人单位党组织和单位分管领导,区党政班子成员或个人等提名主体广泛进行提名推荐。有的县区提名程序比较规范,如带岭区规定,提名者要填写《选任党政领导干部提名表》,说明提名理由,个人署名或党组织盖章后交区委组织部备案。经过提名程序后,组织部门根据提名情况召开部长办公会议,研究提出初步差额推荐人选方案,经区委分管干部工作的副书记或书记同意后,按照不低于拟任职务1:2的比例到被提名人所在单位组织民主推荐。
3、严格考察,认真确定差额人选。在民主推荐的基础上,按照不低于拟任职务1:2的比例,研究提出差额考察人选,报区委分管干部工作的副书记或区委书记同意后,进行组织考察。
4、科学决策,合理确定拟任人选。考察工作结束后,由县区组织部召开部务会议,按照拟任职务1:2的比例研究提出差额人选酝酿意见,提交书记办公会酝酿。书记办公会酝酿后,提请县区委常委会议以差额或等额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确定任用人选。
三、执行干部差额选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研的情况看,各县区执行差额选任制的总体情况是好的,但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有些县区领导干部对实行干部差额选任制在思想认识上还不到位。一是思想认识上有偏差。一方面,部分领导认为,等额选任有利于集中精力、集中时间考察,花费的成本低;而实行差额选任因对象相对较多,所用的时间较长,费时又费力。另一方面,有些领导认为,在班子配备中,等额选任人选的提出也是通过比较,在年度或平时考核中群众推荐比较集中,各方面素质都比较好的。而且要经过集体研究决定,并进行公示、试用期等环节,差不差额已经没有多大意义。尤其是认为通过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后,常委对任用意见都非常一致,再进行差额表决就更没有意义了。二是存在畏难情绪。有些领导认为,实行差额选任是牵动性强的敏感问题,特别是未被任用的干部,直接触动当事人的切身利益,作为干部本人一旦被差掉,也会受到舆论及社会各方面的压力。由此怕挫伤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观上存在能不搞就不搞,能拖则拖的思想。
2、个别县区组织部门在干部差额选任某些环节的操作方面,还不够科学、规范。一是提名环节不够科学,从而导致某些岗位人选,民主推荐未过半数,产生不了差额人选。从各县区提名的环节看,部分岗位人选是由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分管战线领导或基层单位党组织进行的提名,但大部分还是由县区组织部门根据平时考核及日常掌握的干部情况进行提名。在推荐具体岗位人选时,县区委组织部门根据提名情况,直接到空缺岗位所在部门进行推荐。由于某些平时在单位表现比较成熟和优秀的干部,在民主推荐时,得票往往比较集中,其他干部得票相对较少,推荐达不到半数,这样就形成不了差额竞争。如乌马河区、伊春区这种情况就比较普遍,提拔的科级干部数占县区提拔科级干部总数的21.4%。此外,在推荐过程中,由于某些部门或单位人员较少,只有3、5个人,在推荐时也同样产生不了差额人选。二是在推荐某些专业和技术性较强的岗位人选时,组织部门缺乏合理、规范的操作办法,导致产生不了差额人选。在推荐时,由于组织部门考虑到专业和技术的要求,加之符合任职条件的干部较少,因而没有进行差额推荐,进行了等额推荐和考察。如法院、检察院系统的干部,任职必须要求具备法职资格。04年县区提拔公检法科级干部占县区提拔科级干部总数的4.9%。三是对需要横向调整的重要部门、重要岗位的科级干部实行差额选任,开展的还不均衡。各县区除嘉荫县、铁力市对部分重要部门、重要岗位横向调整的科级岗位,进行了差额选任外,其余各县区对此均未实行差额选任。
3、在考察差额人选时,由于考察要素的不均衡性,容易发生考察失准、用人不当的现象。首先,从差额考察对象来看:有的在同一单位筛选,有的来自不同单位。而不同单位的人选其优势、特点各不相同。其次,从工作岗位、拟任职位和层次来看:正职与副职、机关与基层、党群部门与政府部门、政工干部与经济管理干部、后勤干部与专业技术干部之间存在明显差异,需要从适岗适位的角度予以个别分析、综合比较。个别县区委组织部门在考察中往往简单套用常规的要素作比较,过于强调领导干部的共性标准,忽视不同岗位、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个性特征,这样就容易影响考察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可能产生用人不当的现象。
四、解决制约差额选任工作问题的对策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为做好干部差额选任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一是加大社会舆论的宣传引导力度。要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加强对差额选任工作重要意义的宣传,让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差额选任是新形势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新举措,明白差额人选并不是陪衬,而是让群众推荐出更为优秀的干部,使干部群众对差额考察在思想上接受、意识上认同,进一步提高群众的认可度和参与度,增加差额考察工作的群众基础。二转变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实行干部差额选任,既为提拔干部、知人善任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也激发了广大干部的奋发进取精神。因此,要让领导干部认识到实行差额选任,这是一种制度的创新、民主的扩大,更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必须要高度重视,认真执行。三是加强对差额选任对象的教育引导,合理地使用人才。差额选任的社会影响比较大,对差额选任对象造成的精神压力也大。特别是对落选者,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势必会产生自卑感,从而挫伤工作积极性和进取精神。因此,要做好想教育引导工作,努力减轻差额选任对象的心理压力,对那些经过考察发现确实具有较好素质,有发展潜力,而非本人原因未能入选的,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培养,并把他们作为优秀后备干部来使用,如有合适的岗位,应优先推荐使用,真正形成竞争有序、合理使用人才的良好局面。
2、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为差额选任提供人才基础
一是健全完善后备干部推荐机制,充实后备干部队伍。首先,要健全完善组织推荐、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