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12-16 08:39:31 访问次数: 佚名 信息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湖北省丹江口市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大坝加高工程所在地,涉及移民搬迁近10万人。自2008年移民工作正式启动以来,面临这个重大而艰巨的政治任务,丹江口市委紧紧围绕移民工作大局,大力推进基层党建“活力工程”,充分激发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移民工作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推进了移民搬迁工作的顺利实施,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创新组织设置,激活党的基层组织在移民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灵活有效设置移民党组织。根据移民工作的特点和开展移民工作的实际需要,本着有利于加强党对移民工作的领导、有利于党的基层组织在移民工作中开展活动和发挥作用、有利于党员干部为移民提供服务的原则,灵活设置移民党组织。在市、乡两级移民指挥部成立了临时党委,在移民村成立由乡镇和市直驻村干部、村党支部成员、村党员代表构成的临时移民党总支或党支部,在移民党员相对集中的组成立移民党小组或组建党员小分队。全市共成立9个移民党委、56个移民党总支(党支部)、122个移民党小组、203个移民党员小分队,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移民组织网络,使党的基层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到移民工作的每一个角落,使党支部在移民工作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到移民工作的方方面面,真正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移民任务,哪里就有党员服务”。
“五个优先”配强移民领导班子。加强移民领导班子建设,是做好移民工作的关键。围绕建设一支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移民领导班子,丹江口市在移民班子建设中实行“五个优先”,选好“一把手”、配强“左右臂”,即在移民机构和移民乡镇、村的领导职数、人员编制、干部使用、力量调配等方面优先考虑、优先考察、优先研究、优先配备、优先使用。2008年以来,先后采取公开提名、公开推荐、全委会差额票决等方式,选优配齐移民乡镇党政正职6人,为移民乡镇增配了分管移民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同时,从移民乡镇以外的乡镇办(处、区)抽调17名科级干部到移民乡镇挂职,向全省公开选拔20名副科级后备干部到移民乡镇挂职锻炼,帮助移民乡镇开展工作,增强了移民乡镇领导班子力量。从市直机关抽调20余名擅长公文写作、电脑操作、组织协调的优秀年轻干部到市移民指挥部工作。第七届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中,在村干部职数总数精简的情况下,为移民村增加村干部职数1名。同时,坚持“凭实绩用干部”的用人导向,注重在移民工作中发现、培养、使用干部,引导各级干部在移民工作一线建功立业。
“一带双培”储备移民后备干部。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移民搬迁将跨越5个年头。为保证后备力量,丹江口市坚持未雨绸缪,在农村推行了“每名村支部委员联系帮带一名优秀农村青年,通过帮教、帮学、帮带逐步将其培养成党员,将这些青年党员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为村级后备干部”为内容的移民后备村组干部“一带双培” 培养发展机制,坚持突出“选”、“带”、“培”、“炼”、“用”等五个重点,采取入户走访、调查问卷等方式,广泛深入摸底,建立了优秀农村青年信息库,并切实加强帮带指导,强化学习培训,引导他们向党组织靠拢。同时,注重实践锻,鼓励他们参与到移民政策宣传、实物指标核查、上门动员搬迁等工作中来,不断给他们压担子、派任务、定指标,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一带双培”活动开展以来,先后有120余名优秀农村青年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30余人被吸收入党,储备了一批移民后备干部。
丰富活动载体,激活党员干部在移民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推行“为民服务代理”,倾心服务移民。丹江口市移民乡镇大多山大人稀,交通不便,群众出来办事很不容易,为了更好的服务移民,方便移民办事,丹江口市推行了“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在移民乡镇设立服务中心,将所有涉及移民、信访、综治、安全、民政等与移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部门纳入服务中心,在村组设立代理室,移民需要办理的事项,由村组干部受理后,按照“专人负责、限时办理、及时反馈、定期考核”的要求,统一到乡镇服务中心办理。过去移民要“跑断腿”才能办的事,如今只需“动动嘴”就办成了。左绞塘村移民张光明劳动中致残,村党员代办员立即将情况上报镇里,5天就给张光明无偿办理了残废证,享受到国家低保待遇。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以来,移民款项的发放、小儿入户、独生子女证、未婚证、老年证的办理,合作医疗的报销,优抚款的发放等事项均实现了由基层代办员代办,共为移民群众办事1.1万余件,满意率达到99.8%,得到了移民的拥护和信赖。
争创“五好承诺标兵”,争当“移民先锋”。为了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在移民工作中的先锋模范和示范带头作用,丹江口市在移民党员中广泛开展以“承诺事项好、履诺过程好、践诺效果好、群众反映好、组织评定好”为主要内容的“五好党员承诺标兵”争创活动。移民镇、村党员干部靠前指挥,长期驻村入户,分片包干,向党组织签下责任状、承诺书。广大移民党员纷纷向党组织郑重承诺:带头执行移民政策,带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带头无条件搬迁,带头结对帮迁。均县镇怀家沟村支部书记程时华,在2008年底被检查出身患淋巴癌晚期,可村里移民工作也在这个时候启动,还在接受化疗的他毅然离开医院,迅速投入到移民搬迁工作中,认真细致做好移民的思想和政策宣传解释工作,并向村民承诺第一个带头外迁。在他的率先带动下,怀家沟村799名移民顺利签订了建房合同和移民政策兑现明白卡,而他却由于操劳过度,病情恶化,在移民正式外迁的前1个月不幸去世。退休党员彭大顺,不仅主动请缨参与移民工作,还动员自己的儿女全部参加移民工作队,并带头说服亲友带头搬迁。广大党员干部先锋模范和示范带动作用的发挥,稳步推进了移民工作。目前,大坝加高施工影响区搬迁安置工作提前16天完成了搬迁任务,试点乡镇移民外迁安置对接工作已基本完成,首批75户311名外迁移民已顺利入住新居。
开展 “城乡结对帮迁”,合力推进移民。为了动员全市力量完成移民外迁任务,丹江口市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市直机关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城乡结对帮迁”活动,从市直各部门抽调200余名党员干部组成56个移民工作队,与原岗位、原工作脱钩,与全市56个村组220户移民结成帮迁“对子”。
工作队员沉下身子,与村组干部、广大移民一道同吃、同住、同劳动。他们全程参与移民对接,宣传移民政策,开展移民身份确认和实物指标的核查工作,帮助移民收割麦子、打油菜、插秧、栽红薯,把移民当亲人,与移民融为一体,打成一片。市人事局党员李泰文父母常年患病,妻子得脑血管疾病,儿子上高中,但他根本无暇顾及家人,坚持在移民点一住就是半个月。市国土局党员余涛进村入户后,连续四天到包户移民家中做思想工作,第五天嗓子嘶哑,几乎失声,无法与移民沟通,但他们通过手写的方式同移民交流,赢得了移民的理解与支持。“城乡结对帮迁”活动的开展,不仅形成了推动移民工作的合力,而且促进了市直机关党员干部作风的转变。
完善工作机制,激活民主建设在移民工作中的“助推器”作用
开展“党代会常任制试点”,扩大党内民主。为了加强移民乡镇党委自身建设,丹江口市在移民乡镇开展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建立健全了党代会年会制度、党代表督察制度、党委重大事务“听证”制度、党代表意见收集反馈制度。围绕推行党代表任期制,探索开展了“乡镇党委委员联系党代表、党代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移民群众,评乡镇党委决策、评基层组织履职、评党员干部作风”为主要内容的“三联三评”活动,积极探索党代表活动方式,充分发挥了党代表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移民工作中建言献策、监督评议、联系沟通的作用,扩大了基层党内民主,加强了移民乡镇党委自身建设,为实现“科学移民”提供了保证。
推行“一会两票”机制,保障移民权利。为了切实维护移民利益,保障移民权利,丹江口市在全市56个移民村全面推行了“一会两票”民主管理机制。凡是涉及移民资金、安置点建房规划、实物指标调查等移民利益的重大事务,必须召开党员和移民代表大会公开听证、民主商议,并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由党员投建议票、移民代表投表决票,保障了移民的知情权、选择权、监督权。习家店镇艾河村安置地在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移民代表第一次到安置点勘察后,认为安置点分布比较分散。回来后及时召开由移民参加的民主听证会,经讨论、投票表决,大家一致要求将安置点进行合并。意见统一后,村党组织及时将移民意见上报给市移民指挥部,经与安置地政府沟通、协调,将原来的11个移民安置点整合为5个,最大程度满足了移民的意愿。
坚持“村务公开”,实现“阳光移民”。针对移民工作敏感性强的特点,丹江口在全市移民村组实行“村务公开”,定期公开移民政策、移民财务,尤其对淹没实物指标、搬迁人口、补偿标准、补偿金额和安置方案等全部公开,并规范公开内容、公开程序和公开形式,让每个移民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移民工作中做到上下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口径,一把尺子量到底,自始至终坚持阳光操作,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自觉接受移民和社会监督。“阳光移民”给了群众明白,还了干部清白,澄清了误会,化解了矛盾,凝聚了人心,促进了移民迁建。在移民搬迁安置过程中,丹江口市没有发生一起基层干部违法侵权事件,没发生一起移民群体性上访事件,维护了社会稳定大局。
实践证明,在移民党组织和移民党员中实施“活力工程“,激发了移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活力,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了“科学移民”、“和谐移民”,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