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业务栏目 > 组工文化 > 自身建设

抓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nbs

发布时间:2010-01-22 08:15:59    访问次数:      佚名     信息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落实到农村的重要责任,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的根本组织保障。

      “四个加强”不断夯实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基础

      近年来,在仁怀市委领导下,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努力下,我市党建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受到了遵义市委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是“领导最重视、措施最得力、效果最明显”的时期,基层党建工作发生了质的飞跃,出现了全市各基层党组织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有力的助推了全市新农村建设。

      一是加强了责任体系建设。结合我市的党建工作实际,制定和建立了基层党建工作的一系列责任制度和机制。制定下发《仁怀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明确了基层党建工作由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具体责任人和连带责任人四个层面组成,规范了责任主体、考核方式和追究办法;建立了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制度,接受党员群众及党组织对书记履行党建职责的考评,从而形成了市、镇、村(居)三级联动抓基层党建的工作机制,做到了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作有序、保障到位。同时把乡镇(街道)、部门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工作实绩评定、选拔任用和奖励惩戒的依据。责任体系的建立,有效地增强了各责任主体抓基层党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是加强了保障机制建设。建立了村级工作运转经费和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根据村(社区)大小标准,在每个村(社区)每年安排3000元—5000元的村级工作运转经费基础上,又为村级党组织解决了2000元-5000元的党建工作专项经费,为基层组织开展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经费保障。建立了党内关怀激励机制,市财政每年投入15万元和30万元,分别成立党内关怀帮扶资金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专门用于困难党员的帮扶、农村党员发展产业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建立了村级办公阵地建设投入机制,市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建设村级办公阵地,力争再用2—3年时间,把我市村级办公阵地建设成为适应当前工作需要的场所。建立了村干补助保障机制,多次对现任村干部的生活补贴进行了调整,目前已提高到正职每人每月650元,副职每人每月500元;还建立了相应的增补机制,从2009年起,每两年考核合格的,每人每月补贴调增70—100元。同时对离任村干部的困难生活补贴也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建立了在任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2009年市财政投入500多万元,为837名在任村干部办理了养老保险,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建立了“城乡支部手挽手”工作制度,以“五帮、五助”为活动内容,拓展了“支部互建、党员互助、城乡互动”活动内涵,按照“一帮一”和“多帮一”模式,全市所有机关支部和党员与农村支部和党员结成了帮扶对子,在资金、技术、项目等方面进行全面对接,有效整合了城乡党建资源,初步构建起统筹城乡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有力的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三是加强了村级班子和队伍建设。抓住村支两委换届之机,明确了村干部任职的年龄、文化等条件,通过“海选”、“两推一选”和“公推直选”等方式,配齐配强了村级班子,尤其是选好党组织书记,使村级班子年龄、文化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带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同时建立了村级党组织考评机制,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强化了基层民主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使村级工作更加透明和规范。

      四是加强了服务型党组织的创建。按照遵义市的统一部署,要在两年内建成覆盖面达100%的乡镇(街道)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村(社区)党员群众综合服务站、村民组(居民小区)便民服务点。目前我市乡镇(街道)创建率达100%,村(社区)创建率达75%,初步构建起了“一体化”办公、“一条龙”服务的网络服务平台,广泛开展各项行政审批和证照办理、代理服务,开设农资购销、订单培训、农技指导等项目服务,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使党组织和党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为加快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三个不适应”彰显基层党建工作新要求

      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基层党组织领导新农村建设的能力显著增强,有力助推了新农村建设。2007年以来,全市共有20个基层党组织被省委、遵义市评为“五好基层党组织”,涌现出了一批班子强、发展快、群众口碑好的示范典型。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市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还存在发展不平衡,部分农村党组织服务能力和水平还不高、服务科学发展的意识还不强等问题,制约了新农村建设步伐,主要表现为“三个不适应”。

      一是部分党组织的作用发挥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不相适应。由于村级干部工作任务重,待遇仍然偏低,对人才的吸引力还不强,加之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较多,选拨优秀年轻能人担任村干部的格局在我市还没普遍形成。一些基层组织的作用发挥与群众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能力还不强。村级无经济实体,没有集体经济积累,“空壳村”现象在我市普遍存在,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办好事、办实事等,在物质条件上受到限制,制约了基层组织的作用发挥。

      二是党务干部队伍与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新要求不相适应。党的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批熟悉党务的干部来具体承担。在我市基层党建干部队伍力量薄弱的现状仍然很突出。党务工作任务繁重,工作要求高,工作成效不像政务工作容易体现,很多同志不愿从事党务工作。部分基层党组织书记不熟悉党务工作,熟悉党务工作的同志总体偏少。党务干部队伍人员不稳定,变动较为频繁。这支队伍长期处于“生手”状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与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新要求不相适应。

      三是基层干部队伍与当前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作不相适应。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作,就是要为广大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这对当前基层干部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乡镇干部多年来只出不进,干部力量严重不足,一人多岗、混岗使用的情况普遍存在。由于兼职过多,忙于应付,工作精力受到很大的限制,不能及时更好地为群众提供服务。由于干部“天花板”现象,一些基层干部上进心不强,学习更新慢,凭经验办事,以管理者自居,缺少服务意识,与乡镇机构改革要求的从管理型干部向服务型干部转变还有差距。这些都与当前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作不相适应。

      “三个突出” 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为巩固和提高我市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成果,激励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服务,下步要围绕“三个突出”下功夫抓好基层党建工作。

      一是突出抓好党务干部队伍素质的提升。党务干部队伍是基层党建工作的中坚力量,应把建立一支理论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的基层党务干部队伍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一方面加大对党务干部的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理论和业务水平。把党务干部和村干部的培训纳入全市干部培训规划来统筹考虑,给予重点倾斜;定期组织党务干部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挂职锻炼,开拓视野,更新思维;组建一支涉及农村、机关、学校和“两新组织”等领域专业人才的党建工作培训队伍,有针对性地对全市党务干部开展培训;进一步抓好培训实践基地建设,把那些党建工作典型培育成学习实践基地,为全市党务干部培训提供“实验室”;充分发挥好党校培训和理论研究主阵地的作用,把党建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以课题的形式交给党校去完成,既为市委破解难题提供参考,又能和理论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更好地为基层党建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另一方面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帮助解决党务干部的生活和工作困难,建立和强化各种激励机制,调动党务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切实稳定党务干部队伍。

      二是突出抓好村级班子和队伍的建设。把配齐配强村级班子,尤其是选好村党支部书记作为抓好村级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建立健全以民主、公开、竞争、择优为核心的农村基层干部选拔任用新机制,努力把有党性、有能力、有魄力、有威信、能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村级领导岗位上来。同时采取下派机关干部任职、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村干部异地任职等方式,加强村级干部队伍的建设。着力加大“三培养”力度,努力把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能人,把能人党员培养成村干部。着力加大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把政治素质高、致富能力强、群众口碑好的优秀青年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切实解决农村干部后继乏人的问题。按照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加大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力度,推行党务村务公开,不断增强村级工作的透明度。

      三是突出抓好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作。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作,是当前基层党建工作的总载体、总抓手,抓好服务型党组织的创建,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一是更加注重搭建平台,在健全服务网络上下功夫。规范化建设好市级党务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村(社区)党员群众综合服务站、村民组(居民小区)党员便民服务点四级联动的服务网络,加强对服务大厅的管理,充分发挥好“三个服务”的功能。二是更加注重整合资源,在深化服务内涵上下功夫。把面向群众的审批和服务事项,纳入服务中心(站、点)集中办理和进行代理,为群众提供“一条龙”的服务,将行政审批的代理代办事项延伸到村(社区)和村民组(居民小区),根据党员、群众的不同需求实行个性化、专门化服务,实现服务方式多层次、全覆盖。三是更加注重健全机制,在提升服务水平上下功夫。建立健全工作调度、责任追究、考核激励等长效机制,科学设置服务事项和工作流程,尽可能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做到权责分明、方便快捷。按照分级负责、分级组建、分类培训的原则,充分吸纳党员干部、青年团员、农村能人、“五老”队伍等各类人才资源,分门别类地组建各类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强化服务队伍素质和能力培训,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