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科学人才观要坚持做到“四常”
发布时间:2008-07-24 13:39:00 访问次数: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李勇 信息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离不开各类人才的有力支撑。党的十七大报告,以非凡的气魄和长远的眼光,首次将“人才强国”战略和“党管人才”原则写入了党代会报告。深刻领会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人才观,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良好氛围,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不懈的做到“四常”。
要独具慧眼,常备识才之能
知才方能善用,用才须先识才,识才关键在于要炼就一双慧眼,即透过现象,看清本质,识别人才。要明确识才标准。古语云:观人重在言与行,识人重在德与才,即告诫我们应该坚持把品德和才能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无德无才是蠢才、无德有才是害才、有德无才是庸才、有德有才是人才”,一个人只有同时具备高尚的品德和杰出的才能,才能称得上人才,才有可能担重任、成大事。要提高识才本领。能不能识别和发现人才,识别和发现什么层次的人才,与领导干部自身的层次和本领有直接的联系。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具备敏锐的政治眼光、与时俱进的观念、必要的人文知识和科技专业知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掌握识别真伪、区分优劣的本领,使人才脱颖而出。要拓宽识才视野。在选人识人时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唯才是举,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开阔视野,跨出狭隘的小圈子,多深入基层、企业、村社,大胆选拔使用人才。要改进识才方法。善于在危难关头识别人才。俗话说,“患难知人心”。在事业困难的时候,敢于往上冲的人往往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这不仅因为他们有忠于事业的精神,更难能可贵的是有充足的自信心。反之,在逆境面前缩手缩脚,在顺境当中处处显示的人,纵有才干,也缺贤德。
要求贤若渴,常存爱才之心
古往今来,大凡成就伟业者,对人才无不垂青怜爱。“周公旦一沫三提发,一饭三吐哺”、“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等都是尊贤敬才的典范。作为各级领导干部,更应该有为党聚才的思想,有爱才如金的心态。要从思想上重视人才。深刻理解“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论断,加大对人才工作的宣传力度,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关心人才,爱护人才,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要从感情上凝聚人才。感情上凝聚人才就是从感情上贴近人才,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感召人才。要以古贤为榜样,善于同各类人才广交朋友,特别是要多交几位挚友、诤友,经常同他们促膝谈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最大限度地把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要从行动上关心人才。放手让人才到最能发挥其才能的岗位释放才能、建功立业。要善于当好人才的“勤务员”,急人才之所急,想人才之所想,忧人才之所忧,积极主动、悉心周到地为人才服好务,切实有效地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真正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待遇留人。
要海纳百川,常怀容才之量
常言道:“宰相肚里能撑船”。作为领导干部应有宰相的气度,具备容才的肚量。首先要能客观对才。“荆岫之玉,必含纤瑕,骊龙之珠,亦有微颣”。人才不是全才,他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也难免出现一时失误和过错。因此,领导干部应采取科学的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允许人才犯错误、跌跟头、交学费,帮助他们改正错误,略其小过,取其大功,不因一错一过掩大才。其次要能宽容待才。每个人才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看问题、办事情都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和方法,往往在某些事情上与领导干部的想法和意见不一致,甚至产生明显的分歧。对于这些,领导干部应当器量宽宏,不端架子,不摆威风,包容他们的个性,视其为师友,虚怀若谷,推心置腹,谦和相待,做到“倾身下士,从善如流”。第三要能成就让才。积极为人才创造“奋发有为、心平气顺”好环境,使他们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对人才取得的成绩,要及时表扬奖励,大力宣传,进一步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任人唯贤,常举用才之策
先贤曾说,一个国家有三大不幸:原本没有人才是第一大不幸;有了人才不被发现是第二大不幸;发现了人才不被重用是第三大不幸。目前,一些地方不是没有人才,也不是没有发现人才,而是在人才使用上大打折扣。全国人大代表于金明就曾呼吁,“不让猴子爬树,叫它游泳;不让鸭子游泳,叫它爬树。用一种标准要求所有的人,只会浪费人才。”按照科学人才观要求,笔者认为,要正确合理使用人才,必须做到四点:第一,要用人之长,容人之短。“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由于人才成长的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决定了任何人只能了解、熟悉和精通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知识或技能,一旦离开了他们适应的领域,其优势、长处就会消失。所以,从人的擅长之能看用人,则人人皆有可用之能,只要量以器使,任用得当,则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人才”。第二,要充分信任,大胆使用。敢用人才需要雅量和胆量。孙权力排众议,启用陆逊,危急关头打赢了彝陵之战。反围剿中毛泽东敢于让23岁的林彪担任红四军军长,并取得了后来黄陂、草台岗战役的胜利。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林肯在众人迟疑的情况下,大胆任命格兰特将军为总司令,才使整个战局发生了重大转折。这些无不说明,一旦识准人才,就要大胆的为人才“指路子、压担子、架梯子、找位子”,唯有如此,才能发挥人才的最大效益。第三,要把握时势,及时使用。现代人才学告诉我们,人才的成长并不是一个均衡发展的过程,而是存在一个抛物线型的漫长生命周期,从萌芽发展、成熟鼎盛直至衰退薄暮。因此,要善于把握人才使用的“火候”,在人才的创造力处于最活跃的高峰期及时使用,为其提供搏击长空的机会和舞台。第四,要客观公正,奖罚分明。古人讲:“废一善,则众善衰;赏一恶,则众恶归”。领导干部应以人才的工作绩效、群众的公认结果作为奖惩依据,不徇私情,不讲关系,不搞“平均主义”、“好人主义”,客观公正地评价功过,不滥赏无功之士,不放任空谈之风,不任用挠事之徒,不挫伤有为之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人才辈出、各得其所、各展所长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