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任用无“私恩”
发布时间:2008-04-18 10:16:43 访问次数: 杨小玲 杨治邦 信息来源:新疆精河83团10连投稿
-
某单位讨论干部任用,会议刚结束,下面就传开了。原来,有的领导向将要被任用的干部透露,会上他如何举荐,力促此次任命获得通过,言外之意十分明白。被任命者当然十分感激,表示不忘领导的关爱之情。
干部任用中,有一些人出于一己之私,在干部选用时搞不正之风,以换取被选用干部的回报;有的利用手中的权力,以出卖个人的“恩典”来换取别人的谢意和好感。如对方不感恩戴德,那会被指责为忘恩负义。“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无可争议的。但是,切忌用错了地方:干部任用无“私恩”!任何人都不准在干部任用中兜售“私恩”,领导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去换取别人的好感,谋求下属感恩图报,甚至结党营私,那就大错特错了。
宋朝宰相范纯仁在引荐人才时,必以天下公议,这些人被重用后却不知道是谁举荐的。有人问:“为宰相岂不可牢笼天下士,使之出自门下?”这位宰相回答:“朝廷不失正人,何必知出于我耶。”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故事:晋国大将羊祜,病后再三向晋武帝司马炎推荐杜预接替自己,然后再把荐稿烧掉。晋武帝问他:“举善荐贤乃美事也,卿何荐人于朝,即自焚奏稿,不令人知耶?”羊祜回答:“拜官公朝,谢恩私门,臣所不取也。”
我国历代朝中高官大多是门生如云,组成严密的关系网。而这个关系网,往往就是通过举荐建立起来的。范纯仁“不市私恩”,羊祜“不谢私门”多么难能可贵。时至今日,仍有一些人把用人选才看成手中的“私权”,竭力让人知道事成的背后有自己的一份“功劳”,轻者让对方莫忘自己的恩典,重者公开伸手要酬谢,以“恩人”自居,心安理得地索取“回报”。更为严重的是通过干部选用,大肆培植亲信和“门生”,形成了不正常的依附关系,腐蚀了党的肌体,使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把组织培养、关怀变成个人的施舍,造成恶劣的影响。
在人事工作中,要坚持干部任用无“私恩”的作风,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各级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自觉摈弃“用人为己”的错误观念。选贤任能是党和人民的利益所在,是党的人才工作的基本要求,培养、选拔干部是各级领导的职责所在。对被选拔任用的干部来说,选拔任用是党和人民的信任,应该感谢党和人民的培养,而绝不能记在某个人的名下。每一个被选拔任用的干部,都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好公与私、情与理的尺度,把党的培养和人民群众的信任,变成奉献党和人民事业的具体行动。
地址:新疆精河八十三团10连
邮编:833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