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工干部要提高正确把握客观形势的能力
发布时间:2008-07-25 09:34:00 访问次数: 云南省丽江市委组织部 谷吉华 信息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组工干部解放思想,就是要以尊重组织工作发展变化的客观形势为前提,打破陈旧的、阻碍科学发展的思维理念和工作方法,使我们的思想与实际、主观和客观更加协调统一的过程。没有组工干部思想的大解放,就没有组织部门党建工作、干部工作、人才工作观念的大更新,就没有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大发展。组织工作要做到既会埋头拉车,又会抬头看路,而且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就现阶段而言,关键是要提高正确把握“三大形势”的能力。
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这个“大潮流”的能力
世界历史的发展充满了辩证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实现生产方式巨大变革和全球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严重的发展代价如生态环境恶化、社会分配不均衡、两极分化严重等全球性问题日益凸现,科学发展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追求的理想发展模式,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发展大潮流。作为科学把握全球发展形势、辩证扬弃发展经验教训、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观,准确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靠谁发展”和“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客观准则和价值取向,已经成为党长期指导我国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如何顺应时代潮流,使我们的思想与行动更加符合服务科学发 展观的要求,是组工干部思想解放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组工干部要顺应科学发展的大潮流,一是要解决理论武装问题,二是要解决指导实践问题,其中,理论武装是前提和基础,指导实践是落角点和归宿,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条件。在理论武装上,要深化发展意识,突出第一要义;要讲究发展效益,突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要落实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的目标,突出以人为本的核心,把具有思想内涵丰富、内在逻辑严密、基本视觉宽广的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切实做到入脑、入心。在指导组织工作实践中,要形成目标始终着眼于科学发展、措施始终服务于科学发展、成效始终用科学发展来检验的组织工作标准体系,切实把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科学发展资源,组织优势转化为科学发展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科学发展活力。作为身处识才、用才和量才之门,肩负科学合理配置干部人才资源之责的组工干部,只有把用什么人和不用什么人的重大问题,自觉地放到科学发展的要求中去衡量和把握,才能达到科学合理有效地配置干部人才资源的目的。如果组织上重用了一个善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领导干部,就会在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中,树立起一面科学发展的大旗。反之,如果重用了一个低估或轻视科学发展的领导干部,就会耽误一方的前途和命运,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重大损失。
丽江在“2.3”大地震以来的12年时间里,抓住机遇、顺势而谋,变大灾难为大机遇促进了大发展,创造了“丽江模式”、“丽江品牌”等公认的辉煌成就,荣获了“三项世界遗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CCTV2006年度中国魅力城市”等多项殊荣,使丽江步入了有史以来发展最好最快、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但从实践市委“文化立市、旅游强市、水能富市、和谐兴市、人才推动、全面开放”的六大科学发展目标分析,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这仅仅是在低起点上追求跨越,在强竞争中寻找机遇,在大挑战中谋划发展,与其它地区对比,突出地表现是发展不充分,最大的差距是思想解放程度的差异。我们只有顺应科学发展的大潮流,始终把发展作为最大的政治、最硬的道理、最紧迫的任务,继续发扬顽强进取、埋头苦干的“丽江精神”,拓展党员干部思想解放的力度和广度,形成“让善于科学发展的人上、不会科学发展的人让、阻碍科学发展的人下”的干部人才发展机制,牵引丽江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才能再一次把丽江发展推向新的高度;要通过解放思想,牢固树立以科学发展观识、选、用干部人才的标准,让具备世界眼光、能适应新的科学发展模式的领导干部脱颖而出,对有群众感情、社会公认度高的领导干部委以重任,让目光短浅、思想僵化、作风霸道、钻营腐败的领导干部时刻感觉到再跟上科学发展的步伐,就要被组织调整并最终被社会淘汰的危机意识。
正确把握建设和谐社会这个“大任务”的能力
和谐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我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更是摆在每一位党员干部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我们构建的和谐社会,是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六个特征为一体的社会。作为贯彻党的组织路线,凝聚党心民心、激活干部资源、汇聚人才力量的职能部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一是要打开思想解放的总阀门,形成构建和谐社会的自觉行动,二是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本领,三是要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充分发挥党员先进性作用。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形成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打开思想解放的总阀门,把和谐社会理论知识、目标任务、方法途径等,内化为人民群众根深蒂固的思维理念,外化成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具体行动,拓展为全国各族人民的自觉行动。作为一名组工干部,要不断用思想解放的实际行动,努力认识、克服因部门特殊和重要而形成的“眼高手低”现象,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形成周详的服务措施,在与干部、党员、人才零距离的接触、交流中,彰显组织部门“家”的温馨感,组工干部“贴心人”的认同感。
和谐社会,关键在人。干部、人才、党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直接组织者、具体领导者和实际推动者,他们组织、领导、推动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和谐社会建设的成功与失败。组工干部作为“管干部的干部、管人才的人才、管党员的党员”,必须紧紧围绕服务和谐社会建设大局,在加强干部、人才、党员队伍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培养,在干部、人才、党员培养机制的完善,在机关、社区、企业、农村党组织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优势,整合党的组织资源、干部资源、人才资源,充分体现各类资源支撑作用,努力形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合力。
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斗堡垒,是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为此,要围绕机关党建、社区党建、企业党建、新农村建设等工作,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社区党组织、企业党组织、农村党组织的积极作用,把它们建成联系群众、凝聚人心、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要围绕巩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树牢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价值取向为重点,加强机关、社区、企业、农村党员的思想道德建设,建立完善广大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以政治上靠得住、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构建和谐有办法为建设方向,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正确把握党的建设这个“大工程”的能力
党的建设理论是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工作与活动的指导思想,具有鲜明的党性和实践性。其中,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中最具经常性、普遍性的基本建设,是实现党的纲领及党的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物质保证。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并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对如何深刻认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意义,从时代条件变化、经济社会发展、价值观念多元等方面着眼,科学研判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基本视觉。
组织工作只有从“强化长期坚守理想信念这根红线、紧扣先进性建设这个主题、营造党内和谐民主这个关键、抓牢提高执政能力这个核心、推动反腐倡廉这个环节”入手,扎实搞好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才能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推动党的建没这个伟大工程。坚定的理想信念历来是先进政党的精神标志和精神支柱。组织工作要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员保持先进性基本要求的首要内容,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采取组织集体学习、重温入党誓词、党员先进性标准讨论、先进典型激励等多种形式的党性党课教育,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增强对美好前途的向往和战胜困难挫折的信心,形成无形的号召和凝聚力量,永久地坚守好理想信念这根红线。
党的执政能力要靠执政主体的能力来体现,要靠党员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来体现。可以说,党的先进性是执政能力的力量源泉,是先进性巩固、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为此,要把增强党员意识,提高党员素质,拓宽党员作用发挥渠道,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环节。要积极营造好党内民主和谐氛围,充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加大党务公开力度,实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相结合的领导制度,增强党的团结、统一。要在提高组织系统干部执政能力的基础上,围绕提高执政能力这个核心,切实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同志,选配到执政岗位上来,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严格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常思贪欲之害,居安思危,警钟长鸣,不贪恋和追逐权力、金钱、美色,真正做到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从政,踏踏实实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