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党的基础 构筑社会和谐稳定的坚强堡垒
发布时间:2008-08-13 09:33:00 访问次数: 云南省水富县委组织部 申键 信息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云南省水富县位于云南最北端,与四川宜宾市毗邻,是云南的北大门,是云南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全县辖两乡一镇,21个行政村、4个社区。近年来,水麻高速路、向家坝水电站、水富港改扩建等一批大型重点工程在水富相继动工建设,给水富县经济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维护稳定,服务发展的艰巨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县委坚持维护稳定促发展、发展经济保稳定的指导思想,集中广大干部群众智慧,发挥各级组织部门职能,群策群力维护社会稳定,齐心协力抓经济发展,保持了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其中,一条主要的成功经验就是:夯实党的基础,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维护稳定中的堡垒作用。
建组织、强队伍,筑牢维护稳定的坚固阵地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担负着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任。水富县十分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抓班子,强队伍,增强活力,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维护稳定的坚固阵地。一是健全组织、激发党组织维护稳定的活力。及时补新建党政机构、企事业单位、农村经济协会的党组织空白,扩大党组织工作的覆盖面。按照领导班子好、干部队伍好、活动设施设备好、组织活动开展得好、维护稳定作用发挥得好“五好”要求,在一个乡(镇)建立一个示范党总支,一个党总支建立一个示范党支部。对示范党组织加大经费投入,严格目标责任制管理和量化考核,重奖重惩,充分发挥示范党组织联系群众、维护稳定、推动科学发展的榜样作用,对软弱涣散的党组织坚决进行整治,增强党组织维护稳定的活力。2007年来,共新建党组织18个,建立示范党组织40个,整治软弱涣散的党组织9个。 二是加强活动阵地建设,建设一乡一站、一村一点、一个支部一间活动室的党组织活动场所。除上级投入资金40.1万元外,克服财政困难,多方筹集,投入160.7万元资金,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6个、片区支部党员活动室5间;为21个行政村、4个(社区)党总支配齐了电视机、影碟机、音响、麦克风等党员电化教育设备;开通了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点3个。各级党组织有了过好民主生活的平台;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课知识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讲台;调处矛盾纠纷,维护好社会稳定的舞台。2007年来,各级党组织利用活动场所组织学习党十七大精神4945人次、党课学习7760人次、调处群众纠纷564人次。三是提高村“两委”班子战斗力,发挥村(社区)干部在维护稳定工作中的领头雁作用。按照“五好五带头”的要求,把一大批政治思想素质好、政策水平能力强、开拓进取、公道正派的优秀党员和致富能手选进村 “两委”班子,优化“两委”班子结构,增强“两委”班子战斗力。有针对性地解决村干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请求省委党校在我县举办函授专科班,财政帮助参加学习的村干部报销书学费,解决村干部文化素质不高、读书困难难题。目前,已有70名村干部参加学习;依托县乡党校举办村干部能力提高班,牵头组织农、林、水、科技等部门到各乡(镇)开展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培训,解决村干部政策理论水平和科技致富意识不强难题;选派村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挂职和考察学习,破解村干部思想不够解放、发展思路不够开阔难题;鼓励村干部带头致富,解决村干部带头致富作用发挥不好难题;实行村干部绩效考核机制,解决村干部不能干事、不愿干事难题。通过上述措施,村 “两委”班子维护农村稳定,团结和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明显增强,在群众中的威信明显提高。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现在的村干部才是能干事、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好干部,是值得信赖的好干部。四是推进民主理政,化解维护稳定的矛盾。坚持贯彻一事一议制度,凡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都要举行群众听证会或群众代表大会,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集中群众智慧决策。坚持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按照能公开则公开、有公开就公开的原则,及时将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最想了解的政策法规、最想知道的措施和决定、各级党组织的任期目标、阶段性工作重点、领导干部执行廉洁自律的情况等重要内容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稳定。
拓展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主题活动,坚实维护稳定的基础
党组织是堡垒,党员是先锋,党组织能否起到堡垒作用,关键在于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水富县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维护稳定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实行党代表常任制,建立村情民意“三级联系”机制。每名县委委员联系一定数量的常任制党代表,每名常任制党代表联系一定数量的党员,每名党员联系一定数量的群众。采取调研、走访、座谈等方式,充分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所盼,及时掌握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2007年,常任制党代表共收集群众意见80余条,联名向县委提出意见和建议42件。二是开展常任制党代表 “八进户”活动。常任制党代表进户关心联系群众的婚丧嫁娶、进户调解联系群众的矛盾纠纷、进户帮助解决联系群众的困难、进户排查联系群众的上访问题、进户向联系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进户组织联系群众学习法律法规知识、进户向联系群众提供科技服务、进户开展中心工作。通过“八进户”活动,解决了群众困难、排解群众矛盾,促进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维护了社会稳定。2007年,常任制党代表累计解决群众困难200多件,化解群众矛盾13件,向群众提供致富信息249条。三是开展结对联系、教育宣传进家、关键时候必访的服务稳定活动。1373名县、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党员干部,与困难群众户和上访户结成联系对子,定期到联系户家中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县委的重大决定,提高群众维护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遵纪守法意识,从根本上降低影响稳定的因素。每年春节、结对户家中发生重大事故、结对户发生矛盾纠纷、结对户有上访迹象“四个关键时期”,联系干部必须到联系群众家中进行访问,施以关爱、解决困难、排解矛盾,有针对性地解决影响稳定的个别因素。四是对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发挥无职党员特长,对无职党员设置责任岗位。设置了村务公开监督岗、村规民约监督执行岗、治安防范巡逻岗、民事纠纷调解岗、村情民意收集反馈岗、文化宣传岗等共计38个岗位,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化解邻里纠纷、调处群众矛盾,把群众矛盾化解在基层,把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处理在萌芽状态。2007年,共为群众解决吃、穿、住、行困难问题1430件,调处化解群众矛盾纠纷247件。
实施惠民爱民工程,广泛凝聚维护稳定的群众力量
民生问题是党执政的根本,也是党执政的目的。我县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广泛实施惠民爱民工程,关爱群众生产生活,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以关爱凝聚人心,以发展经济保社会稳定。一是实施“双千”工程(即:千名农村党员科技致富工程和千名机关党员挂钩帮扶困难户、移民户、困难学生阳光工程)。把农村有一定科技文化知识、致富能力较强的农村党员考核纳入“农千”工程对象,鼓励和帮助他们发展产业,给与他们资金扶持、政策优惠,为他们提供科技、信息服务,要求每户对象户带动1—2名群众发展。2007年, 全县发展对象户310户,发展致富项目25个,产值达350万余元,与上年相比,“对象户”户均增收7800元,带动周边1574户群众走上科技致富路,被群众户户均增收3500元。机关党员采取提供物资、送致富项目、进行生产指导、帮助解决就业、走访慰问等方式扶持帮助对象。实施“双千”工程,提高了农民收入,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二是开展便民服务和全程代理服务。在乡(镇)成立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成立便民服务站、村民小组成立便民服务点,接待群众来信来访,调解群众纠纷,提供劳动就业信息,提供咨询服务;全程代老弱病残群众购物、取款、代办户口、领取邮寄信件等事项,帮助农民工追讨工资。全县成立便民服务中心3个、便民服务站25个、便民服务点21个。2007年为群众提供便民服务3844件次。全程代理群众办事1367件,办结 1367件。群众得到了帮助,进一步加深了群众和党的鱼水之情。三是关爱困难党员和老党员。对农村60岁以上困难党员每月发放20元生活补助;设立农村党员救助基金,当农村党员家中发生天灾人祸,重大疾病时,给与施救;每年春节和七.一建党节,县领导分别对生活困难党员和70岁以上老党员进行慰问。实施党内关怀,进一步加深党员对党的感情。四是实施“母亲水窖”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残疾人医疗救助工程、留守儿童关爱工程等系列工程。解决群众生产困难、看病困难、用电困难和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困难,把党为民执政的根本落到实处,进一步凝聚人心。
推进规范化制度建设,建立维护稳定的长效机制
抓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工作规范、健康、有序推进。一是建立“四级联包”制度。建立县委领导包乡抓村、乡(镇)领导包村抓组、村干部包组抓户、机关党员干部包户帮扶的一级包一级,层层包到底的机制。各级领导干部对自己所包的乡、村、组、群众户要保证社会稳定,群众矛盾纠纷、各类案件要逐年下降;保证移民顺利搬迁、平稳过渡,不滋事、不上访。二是实施信访案件排查制度。成立信访案件排查工作领导组,对全县的信访老案、重点工程信访案、老上访户、缠上访户进行排查,实行领导包案制,落实具体责任人。对群众上访的问题,要求合理、政策允许的早办;对侵害群众利益,造成群众上访的干部严办;对无理取闹的群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之以法耐心办,拔除“上访钉子”,维护社会稳定。三是建立县委书记大接访、党政领导大下访制度。制定了《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