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工干部注重品行要克服浮躁心态
发布时间:2008-08-20 14:07:00 访问次数: 佚名 信息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随着“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的深入推进,组工干部队伍自身建设得到不断加强。或许是对从事组织工作期望值较高的缘故,一些组工干部不同程度地滋生了浮躁心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告诉我们,浮躁是修身养性的大敌。组工干部必须首先从主观世界着手,从自身独特的视角,深刻反省,荡涤自己的内心,勤于拂去尘垢,解放思想,方能轻装上阵,干好工作。
儒道互补
我想先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思想的二重性。大家知道,中国历史上有一位文化名人,叫苏东坡,具有远大的志向和过人的才识。嘉佑三年被任命为风翔府判官;熙宁初年被派任杭州通判;三年后改任密州知州,后被投入监狱四个月,贬谪黄州;四年后改贬徐州;绍圣元年被流放到时为瘴疠之乡的岭南;后再贬琼州别驾,他在临终前对自己的后半生作了评价:“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东坡的大半生,是在贬谪中度过的,但他没有因此而消沉,在杭州期间,他疏浚西湖,兴修苏堤;在改革派与保守派的斗争中,不因改革派得势而一味趋附,也不因保守派执政而一概否定改革派的成绩。当然,苏东坡作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主要是由其思想和文学创作决定的。他那种谈笑于生死之际的旷达情怀,那种历经磨难而始终乐观向上的精神,入世而超世,超世而入世,执著人生,又善处人生。
是的,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庄思想早已指出,名利不过是身外物,人不过短短百年身,困难、失意、忧患、贫贱、苦辱、弃损、死亡都是人必经的一个阶段,人要看透,看远、看淡这一切,随缘自适,同样,儒家思想提倡的仁义、积极入世,改造社会,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精神又激励着我们,那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又激励着我们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出力甚至献身。
有人问,这两种精神矛盾吗?恰恰相反,这是最好的互补的相得益彰的思想。佛老道庄思想适用于做人上,对待生活的态度上,权、钱、色、欲皆身外之物,要克制,不能成为权利的奴隶,不义之财不能取,见色应不迷,要与人为善,要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生活;儒家思想适用于事业上,为民谋利益上,为社会做贡献上,我们要敢想、敢做,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魄力,要积极争取、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去,这一思想应贯穿人的一生,绝不能泯灭。当然,人生之路不可能尽皆平坦,有时皇天也负有心人,在你累了的时候,在你遇到挫折、失意的时候,不要去攀比,不要去嫉妒,也不要自弃,静下心来,去看一看花开花落,去看一看风起云涌,让大自然带给你熨贴的心灵鸡汤,这样,才能静,才能定,才能有所得。
总之,“消极”而不消沉,积极而不偏激。
学用结合
学习不仅是学习一种技能,学习一种理论,从而使自己获得某方面的提高,它更应是一种态度,一种胸襟,一种自觉完善自己和提升自己的一种进取的品质,学习使人进步,用哲学的观点来讲,社会与事物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如果不学习,不抓紧学习,必然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学习如逆水行舟,即使有江郎的天赋,不及时补充与提高,也有才尽的一天。
学习什么呢?学习的东西很多,学习做人的气节,学习尊严的挺立,学习爱的精神,学习忧国忧民的思想,学习雷锋的平凡,学习各种业务知识。既要倾听“圈内”的声音,又要关注各界的呼声甚至是圈外的观点。对于自上而下的东西就奉若神明,对圈外的杂音视若洪水猛兽,不想说、不敢说,更不能在公共场合说,这种现象是十分要不得的。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使自己的道德水平和技术水平得到提升,人才能得到完善,才会真气内充,才能做到遇到逆境不怨天尤人,拥有足够的承受力,遇到顺境不得意忘形,保持清醒的头脑。
读书使人充实,学习使人进步。学习不光是为了学而学,更重要的是把学到的东西放到实践中去运用,让实践来检验。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杜绝口头上一套一套,干起来却不怎么样的现象,我们不能当书呆子。既要在书斋里、书的海洋里能静下心来学习,又要积极投身于广阔的社会天地,善于用知识指导实践,又用实践来印证、检验和完善知识,从而获得质的飞跃式的发展。
人民至上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也是每一个组工干部的宗旨。人民,多么崇高而朴实的称呼!是广大的人民群众用辛勤的劳动创造出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他们是真正的英雄。邓小平说:“我是人民的儿子,我深深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还有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这些优秀的党员,优秀的人民的儿子,他们把人民牢牢地装在心中,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们记着人民,人民也记住了他们。人民群众难道不值得尊敬吗?尊敬尊重他们就体现在为他们办事、服务的一言一行中,有时一句安慰与问候,一句祝福,一个动作,一个眼神,我们在瞬间完成的动作却令他们感到温暖,他们也以真心来待你,给你摘几个水果,下乡累了给你递上一杯热茶,你也会感动的!
彭德怀身为国防部长时,坚持不调房,不换车,当人们问他为什么时,他说:“怕搞特殊化,老百姓会骂娘”。温家宝总理也曾说:“群众的事,无论多小,乘以13亿,就是大事”。群众路线是我党革命和建设的三大法宝,背离了群众路线,必然成为“安泰”式的人物,苏共亡党亡国,没有一个党员奋起抗争,没有一个群众为其辩护或者说过同情的话,这样的血的教训我们必须时刻牢记。我们要时刻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时刻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在思想感情上贴近人民群众,下大力气做好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多办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
情趣相通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倡导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
很多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放松方式。在工作之余,适当参加一些户外活动,社会活动以及艺术创作活动,有利于培养自身的良好健康情趣,陶冶个人情操,逐步养成良好的品行。
玩物不一定丧志,但玩物过度一定丧志。
新中国的创始人之一的毛泽东,喜欢书法、阅读、写诗词,即使在戎马空倥偬的年代,他也会抽出时间来挥毫泼墨,书海驰骋,也许正是如此,书法家、诗人、词人、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这些称号才完美地集于其一身。邓小平在工作之余喜欢打桥牌,他们生命把从繁重的工作中释放出来,在各个领域挥洒自如。
当前,有相当一部分人沉迷于酒局、饭局、牌桌,思想浮躁,甚至追求低级腐朽庸俗的生活,这样的人,思想上必将越来越堕落,工作上必然越来越滑坡。个人应自觉主动地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情趣健康,生活正派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关注个体生命。比如养鸟、种花、写字、下棋、唱歌、跳舞、打球,这些不仅能缓解生活工作的压力,还能使人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生活中。
自我修养讲究一个“静”字,有静方能有动,古人有格物致知、参禅面壁等方式,组工干部也应该做到一日三省吾身,从小事做起,从基层做起,克服浮躁,保持淡泊与闲定,增强激情和锐气。(王大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