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工干部要用好“四个冷静”
发布时间:2008-11-19 11:13:00 访问次数: 中共贵州织金县委组织部 陈远福 信息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不仅仅是对党的组工干部提出的战略要求,更是组工干部应该具备的职业操守,也是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一件实事。新形势下,组工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坚定的立场、公正的作风,切实用好“冷眼观人、冷耳听语、冷情当感、冷心思理”四个冷静。
用冷静的眼光观察人。组工干部要当好识人用人的伯乐,就必须具备冷静的心理素质,不管是观人还是察己都讲究“冷静”二字,刘墉先生的《冷眼看人生》所倡导的也就是客观、冷静、公正。冷眼观人是一种睿智的体现,不是表面的冷漠,冷眉淡眼,有冷淡和瞧不起的神情,而是大智若愚的彰显。组工干部也是面对多元化群体的人,为领导、党员、群众服务就得和不同层次的人打交道。因为大凡是人,一旦情绪激昂,对于事物的判断能力,便立即受到情绪的影响,头脑的思考力,会大打折扣,此时便无法理智地去分析或处理事务了。唯有在冷静的思考下,人类的智慧才能发挥,分辨才会清晰,思虑才会正确。组工干部要有一定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正确把握社会形势和发展要求,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提升政治鉴别能力,做政治坚定的表率。
用冷静的耳朵听言语。聆听是一门艺术。在“静中念虑澄澈,见心之真体”。一个人只有在宁静中,心绪才会像秋水般的清澈,这是才会发现人性的真正本源。有了人性本源的理性,才能摒弃浮躁心理,做到兼听兼思。能用冷静的耳朵听出是非曲直,这也是我们组工干部必备的一项基本功。比如在干部考察工作中,与考察对象进行谈话的时候,要能通过理智的耳朵听,做到见微知著,善于从言谈和字里行间捕捉被考察者的信息。比如,同样的一句话,由于谈话者的语气、表情、动作不一样,向考察员传递的信息就不同。有“弦外之音”往往是谈话者所想表达的真正含义,有时恰恰能反映出考察者的真实表现。还有,组工干部必须正确对待被“高看一眼”的现象,对于我们耳边所听到的话语,有些是谗言,有些是忠言,有些只是逢迎拍马的虚言,我们也唯有用冷静的耳朵,仔细的聆听,才能正确地知道其中的真实与虚假。组工干部只有运用好冷静的耳朵,才能真正的领会领导意图,明白党员需求,听清群众呼声,才能切实的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践行好、落实好、维护好。
用冷静的心情处理事。组工干部每天面对纷繁复杂的日常事务,必须有一颗“海纳百川”的心。这里的冷静不等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面对领导安排事情茫然不知所措后转为心浮气躁。这里要求的“心静如水”是一种“胸有成竹”的体现,善于在忙乱中寻求解决事情的方法。真正做到“闲中气象从容,识心之真机”,只有临危不乱,镇静自若,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当然,要做到用冷静的心情处理事,要克服迎合心态,对事讲公正,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荣辱;要克服浮躁心态,对人讲公正,善于进行心理位置交换;要克服自满心态,对外讲形象,坚持谦虚谨慎精神;要常怀执政为民之心,有主心骨,能客观的分析判断问题;要常怀自重自律之心,立足本职,容忍别人的缺点和错误。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平气和,把组工干部的新形象树立好。
用冷静的头脑思考问题。古人云:“躁急则昏,静急则明”。可见浮躁和宁静只有一点区分,灵智的昏暗和明朗就会迥然不同。尤其是新时期的组工干部,面对的问题层出不穷,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要清醒,组工业务更要思路清晰。以冷静的头脑贯穿人生空间。生活上要“静思己过,莫论他非”,做诚实守信的表率;工作中要“三思而后行”,给人以踏实稳重的形象;学习上要“吾日三省”,争取每天进步一点点,争做学习型标兵。这里的冷静思考问题并不等同于故作深沉,它需要有扎实的素质,是一种潜在涵养的体现,是一种对组工业务娴熟的外延表现。因而在全面宣传、学习《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今天,在呼唤“多维度”干部,唾弃“多面孔”干部的同时,组工干部要冷静反思我们的干部评价标准和考察方式,努力改进和完善考察干部的方法,扩大民主,加大跟踪考察的力度,千万不能被真实的“假象”所迷惑。组工干部只有善学善思,冷静处事,才无愧组工干部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