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发展中创新农村党建工作
发布时间:2008-11-28 10:47:00 访问次数: 段敦厚 金春忠 刘友才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
-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新的部署,对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不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我省各级党组织在农村党的建设上大胆创新、不断完善,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农村党建工作格局。
一、按照农村经济社会结构不断变化的要求,创新组织设置,逐步健全和完善了农村基层党的组织体系
建立以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基本架构。 1978年开始的农村改革,建立了家庭承包经营制,人民公社改为乡政府。到1984年底,我省基本完成了撤社改乡工作,成立了乡党委和村党支部,形成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基本架构。1990年,中组部会同有关部门召开了“莱西会议”,明确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确立了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配套组织建设格局。这个格局经过两轮后进村党支部整顿和建设工作,得到了健全和完善。
支部建立在协会上,村级党组织的覆盖面不断扩大。随着农村改革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国家实行土地流转政策以后,我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发展到5000多家。为扩大党的组织覆盖面,1995年前后,我省一些地方开始探索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设置党支部,2002年以后在全省逐步推开。为推进和规范这项工作,省委组织部于2004年出台了《关于调整和改进村党组织设置工作的意见》,要求以村为主设置党委或党总支,依托产业链设置党支部。党的十七大以后,全省进一步加大了调整村党组织调协的力度。目前建制村设置党总支7883个、党委28个,在专业合作组织中设置党支部1600多个、功能党小组5300多个。
依托农村社区建立党支部,村级党组织的设置突破村域限制。随着农民逐渐从“村里人”转向“社会人”,形成了农村社区。为顺应这一变化,从2005年开始,省委组织部突破按照行政区划设置党支部的做法,探索依托农村社区设置党支部,指导各地选择了100个点,开展建立农村社区党支部试点工作。试点工作从调整村党组织设置切入,构建了以“村党总支 (党委)——社区党支部——功能党小组”为结构的组织体系,适应和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按照加强“三农”工作对人才提出的要求,创新理念办法,逐步健全和完善了识人选人机制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农村基层干部选拔标准更加全面。在农村基层干部选拔上,党中央提出选拔干部要贯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我省认真贯彻党中央的干部路线,同时结合农村实际,要求在农村基层干部选拔中要体现“双强”:既要具备较强的思想政治素质,守信念,讲奉献,重品行;又要具备较强的科学发展能力,带领农民增收致富,体现了正确的用人导向。
“两推”荐人选和直选试点,农村基层干部选拔工作中的民主不断得到扩大。随着村民自治的推进,农民群众渴望进一步扩大民主。1999年,凤阳县在村党支部换届中采取以“党员推荐、群众推荐、党内选举”为主要内容的“两推一选”办法,产生村党支部成员。省委组织部认真总结凤阳县的经验,从2002年起在全省推开。中央组织部也向全国推广了安徽的做法和经验。 2006年起,省委组织部在村党组织换届中开展了“两推直选”试点工作,目前试点村已达到2600多个。为整体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省委组织部指导铜陵市在西湖镇开展了“一推两考”试点工作,即采取“民主推荐、理念考试、组织考察”的办法,确定镇领导班子组成人员。民主推荐除按规定召开推荐大会外,还吸收占参会人数20%左右的群众代表参加;被确定为镇领导班子组成人选的,要经过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把好人选的素质关。
多渠道选配干部,农村基层干部的来源不断得到拓展。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外出务工农民越来越多,产生了优秀村干部难选的问题。为此,我省探索通过“派、聘、引、育”等多种办法,为村级组织输血。 2001年7月,省委、省政府决定从机关选派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每批任期3年,并提供包括资金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支持。7年来,全省已选派三批共1.2万名干部到农村任职。选派干部协助抓好村级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为群众办了大量实事好事。全省今年选聘了640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这项工作将连续开展5年,为村级组织输送数千名大学生“村官”。从2006年起,全省采取就地培养的办法,每年选拔4000名左右的优秀村干部和后备干部参加大专学历教育,目前入校学员已达1.3万人。全省各地积极实施“凤还巢”工程,一大批事业有成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2008年村级换届时有300多人通过选举进入村级班子。
三、按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创新工作载体,逐步健全和完善了农村党员实践先进性的平台
规范主题教育,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得到建立健全。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我省普遍采取冬(春)训的办法,对农村党员进行轮训。为巩固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建立长效机制,从2003年起,每年利用春节前后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在农村党员中开展一次主题教育活动,在对党员进行集中培训的基础上,组织他们入农户、听意见、办实事。从2007年起,把党员承诺制引入到主题教育活动,做到年初承诺、年中践诺、年底评诺,使之成为保持先进性长效机制的重要载体。为改进党员教育方式,2006年至2008年6月,我省采用互联网加电视机机顶盒的形式,在全省乡村开通了现代远程教育 “电视上网”工程终端接受站点,为党员教育铺设了“信息高速公路”。
开展组织管理和网络管理,农村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多方位展开。进入2000年以后,全省农村外出务工党员逐步增加到14万人左右,加强管理工作变得十分紧迫。按照中央的要求,全省下大力气抓好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发放工作,同时省委组织部制发了 《关于加强流动党员规范化管理的意见(试行)》,积极探索实施组织管理和网络管理。目前,全省已在全国大中城市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1781个、设立流动党员联络站913个。全省17个市建立了流动党员网络管理系统,市、县、乡实现了联网。党组织可以随时根据网上提供的信息,与外出党员和流动党员党组织取得联系,流动党员也可以随时与家乡党组织取得联系,实现教育管理信息的即时传送,在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上取得了明显进展。
运用载体推动,农村党员实践先进性的路径得到有效拓宽。 2002年全省实施“双培双带”先锋工程、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流动党员“双向带动”、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和党员承诺制等五大载体。几年来,“双培双带”先锋工程为能力强的党员发挥作用提供了舞台,全省确定“双带”示范户19.8万户,参加“双带”的党员和干部34万人,带动农户116万户;开展设岗定责,设置政策宣传岗、致富信息传递岗、文明新风岗、“留守儿童”关爱岗等,全省已有600多万名无职党员上岗履责;开展“双向带动”,引导了一大批流动党员把家乡更多的劳动力带出去务工增收,把在外面学到的技术、积累的资金带回家乡创业发展;实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在乡镇设立代理室(大厅),在村设立代办点,群众有事情由党员干部全程无偿代办;实行承诺制,使参加载体活动的党员发挥作用有了定量要求。仅2008年初,全省80多万名党员承诺为群众办实事161万件。
义务权利两者并重,党内激励关怀机制开始建立。随着党内民主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试行)》颁布后,党员的权利意识明显增强。我省在试点的基础上,从2004年开始在全省农村实行党务公开,推行“阳光党务”;从2008年起着手建立农村党员议事会制度,做到村里大事党员先知道、先讨论、先行动。全省积极推广一些地方实施的农村特困党员“脱贫造血”工程和建立党员服务站的做法,做好党内关爱工作。近几年来,全省把落实村干部待遇放在突出的位置,以县(市、区)为单位,建立以村干部报酬正常增长、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离职补偿)为内容的“三位一体”激励保障机制。
四、按照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作用的要求,创新体制机制,逐步健全和完善了新时期农村党建工作格局
实行交叉任职,乡村领导体制不断得到完善。2002年以前,村“两委”成员和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大多是分设的,程度不同地存在分工交叉、权责不清的问题。我省按照宜兼则兼、宜分则分的原则,积极推行村“两委”成员和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交叉任职,提倡正职“一人兼”。目前,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的比例和书记与主任“一人兼”的比例分别为70%、22%;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和书记乡镇长 “一人兼”比例分别为74.4%、31.2%。为规范新形势下的工作运行,制定了《安徽省村“两委”工作规则》和《关于加强和改进乡镇党委建设的若干意见》,完善村“两委”和乡镇党委议事规则以及决策程序,增强班子整体功能,切实把乡村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
注重引导和服务,农村领导工作的方式方法得到切实改进。我省积极探索村民自治的新形势下领导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大力倡导和实行说服教育、示范引导的办法。2000年以来,在农村税费改革和乡镇机构改革中,积极推进乡镇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不断强化农村基层组织的服务功能,结合农村综合改革,全省大力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健全和完善代理机制,强化代理责任,努力让群众满意。
突出创建主体地位,“三级联创”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