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须牢记“三真”
发布时间:2008-11-27 10:42:00 访问次数: 朱文鸿 信息来源:《党建》
-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此话语重心长,令人深思,充分说明新形势下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更加自觉地增强公仆意识,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蕴含着党的群众路线的深刻内涵,指出了做合格共产党员的思想境界、行为准则和必然要求,体现了共产党人与群众之间的深厚感情和肩负的神圣使命,是增强公仆意识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有真正做到真诚、真实、真情,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心系群众,察其苦、听其呼、想其思、急其盼、办其需,始终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我们才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 真诚倾听群众呼声。要求我们在群众面前摆正自己的位置,既要热情坦率、表里如一、平等相待,又要开诚布公、推心置腹、言行一致;要深入一线,亲身体会,经常接触普通群众,洞察他们的喜怒哀乐,倾听他们的肺腑之言。不但要听成绩,还要听缺陷,听失误,掌握全面、客观、公正的第一手材料,为科学决策奠定坚实的基础。如果高坐机关,仅凭文件、会议、汇报开展工作,则难以真正了解基层实情,知晓百姓冷暖。
真实反映群众愿望。要求我们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出台之前,一定要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科学论证,及时发现和纠正决策中的不合理因素,以争取获得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最大的成果,同时把代价或难以避免的损失减到最低程度。要下大力气解决事关全局、又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始终把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长远性,切实保证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
真情关心群众疾苦。要求我们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 对人民群众的冷暖疾苦感同身受,把人民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办,努力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切实把党中央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使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面对群众,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要满怀真情、热情和激情,真正把广大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以心换心、以情换情,始终对他们充满真情挚爱。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当懂得,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是了解社情民意、衡量为政得失的有效途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政党,从其诞生之日起,它就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和劳苦大众有着生死与共的血肉联系,有着良好的民主传统作风,是一个善于倾听群众呼声、科学分析不同意见、从而做出正确决策的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各级领导干部,更有必要经常问一问自己,对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倾听了没有,听出了什么,又做了些什么。
真诚倾听群众呼声,是为了正确把握群众的需求和愿望,明确工作的方向和重点。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还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把群众的愿望真实反映出来。能否真实反映群众愿望,是检验我们的决策和举措是否科学、民主的“试金石”。在现实生活中,那些真实反映群众愿望、虚心吸纳群众智慧、充分发挥群众力量的决策和举措,往往能够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而那些劳民伤财的“学费工程”、有始无终的“烂尾工程”、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与“政绩工程”等,则常常是决策者闭目塞听、刚愎自用,或者为一己的政绩而歪曲民意所结出的“苦果”。
对领导干部而言,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要建立在一个重要的感情基础之上,那就是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只有对人民群众怀抱一腔真情,对人民群众的冷暖疾苦感同身受,才能始终保持对群众呼声和愿望的高度敏感,才能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作者单位: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