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发布时间:2008-12-15 14:27:00 访问次数: 吕有宏 信息来源:《光明日报》
-
一个地区能不能兴旺,关键在于党委和政府能不能树立起正确的政绩观,并以正确的政绩观来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推动实践,真正做到执政为业兴,谋绩为民强。做到了这一点,工作就会有动力,上下就会出合力,发展就会添活力。
坚持思路创新。思路决定出路,必须时刻注意根据形势的变化,着眼地区实际,切实站
在发展的高度,经常潜心研究牵动地区走势的战略思路。弓长岭区既有基础弱、底子薄、体量小等劣势,更有矿产资源丰富、旅游资源独特、地理位置优越等优势。如何扬长避短,创新发展,把劣势变为优势,把优势变为胜势,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区委、区政府本着既实事求是又与时俱进,既立足当前又放眼长远的原则,提出了大力实施旅游立区、工业强区、科教兴区三大战略,构建特色旅游名区、循环经济强区、模范生态新区、诚信文明城区“四位一体”的和谐弓长岭,全面建设惠及全区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总体思路。实践证明,这一思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弓长岭实际,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坚持科学发展。总结几年的实践,弓长岭区在发展中仍存在着许多差距和不足,其中经济发展滞后、生态建设欠账、群众素质较低问题最为突出。要在短时期内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入手,从群众最关切、受益最直接的问题抓起,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把上级要求同地区实践紧密结合,把近期效益与远期效益紧密结合,有针对性地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举措。我们以创建生态旅游村、小康富裕村、诚信文明村、民主和谐村“四村”为重点,以实施产业提升、工业致富和城市带动“三个战略”为牵动,以强化致富增收、环境设施、服务保障,文明和谐、固本强基“五项工程”为抓手,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放手、放开、放活"三放”方针,加大改组、改制、改造“三改”力度;面向国内、国外、周边“三个”市场,强化引资、引人、引智“三引”措施,全面扩大对外开放;以项目为依托,狠抓经济结构调整,突出“产业建设、项目开发、招商引资”一体化运作,联动发展,不断加速产业升级;以荣辱教育、生态治理、城乡绿化、平安创建等为切入点,努力推进和谐发展。从而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个时期以来,地区生产总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均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
坚持公道用人。人和政才通,政通业方兴。怎样选人,选什么人,既是对区委、区政府领导者政绩观的考验,更直接关乎事业发展。一是干净选人和选干净的人。在干部任用过程中,注重发扬民主,听取各方意见,以公论评干部,不以己见论取舍,不拘一格选人才,把那些人品佳、官德优、公论好的人提拔到领导岗位,坚决让那些只知跑官、要官甚至买官的人没有市场。二是务实选人和选务实的人。突破求全责备的思想束缚,在强调品德的基础上,不重“会来事”而看“会干事”,凭实绩论英雄,把那些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人提拔到领导岗位,坚决让那些摆架子、做样子、喊号子的人没有市场,在全区营造了正确用人导向,树立了正气,激发了干劲。
坚持真心为民。真心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是党和政府的天职。“群众之事无小事”,我们要求区委、区政府和各级干部要像对待亲戚一样对待群众,像办自己的事一样办群众的事,真正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把群众的疾苦看在眼里。针对部分城区群众长期以来一直处于早中晚三遍用水问题,我们在财力并不宽松的情况下,仍然投入300多万元,改造供水设施,彻底解决了城区4500余户群众“饮水难”问题;积极推进村村通油路工程,铺设村级油路近70公里,解决了农村“行路难”问题;大力推广节杆气化和“一池三改”,不仅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也解决了“烧柴难”问题;加大社保、低保力度,较好解决了贫困群众“生活难”问题;积极探索农村合作医疗,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加强教育资源整合,提高教学质量,解决“上学难”问题;通过开展以包村、社区、贫困户、下岗职工等为主要内容的机关干部“六包”活动,村企联建活动,解决农村“发展难”、城区“就业难”问题;狠抓矿工房改造,使2800多户矿山居民告别了低矮潮湿的砖瓦房,搬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积极改造污水管网,建设污水处理厂,净化城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强化社区环境整治,提高硬件建设水平,推进了“四进”社区的纵深发展,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赞誉。实践证明,老百姓的困难我们一点一滴地帮助解决了,他们就会铭刻在心,我们就会赢得群众的支持与拥护。
执政为业兴,谋绩为民强,这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区委、区政府都将视党和人民的利益重如山,立党为公不动摇,真心实意解民忧。因为这是共产党人正确政绩观的集中体现。
(作者系中共辽阳市弓长岭区区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