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党性分析制度
发布时间:2009-03-17 12:19:00 访问次数: 胡国喜 信息来源:《学习时报》
-
对于如何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的有效性,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党性修养规律的基础上创建了党性分析的党性修养方法。这一方法从提出到正式成为制度主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试点探索阶段(1997年―2005上半年)。最早实行党性分析的方法来加强党性锻炼的是中央党校。1997年中央党校在培训干部时决定进行党性分析。党校是大规模培训党政干部的阵地,有着党性锻炼的熔炉之称,因此,在中央党校总结出党性分析的经验之后,便在全国党校系统推行,但这也仅仅限于党校系统。第二、扩展完善阶段(2005年下半年―2006年底)。在2005开始的为期一年半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在民主评议阶段,就要求党员进行党性分析,撰写党性分析材料,进行互评互议。这把党性分析方法从党校系统扩展到党的各级基层组织。第三、正式提出阶段(2007年党的十七大)。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明确提出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并凸显了定期分析党性的重要性。
党员先进性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党组织、党员个人、领导干部三者在其中有着明确的功能定位,关键是要有一个机制,能够使三者实现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这个机制就是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它是对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单向的灌输式的党性教育方式的创新。
党性定期分析就是在党组织的统一部署领导下,由党员干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党员以主体地位积极进行自我剖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党性分析的具体实施主要有三个部分:
首先,党员对照党性标准进行的自我分析,这是基础和前提。这个方面特别要注意的是党员的自觉意识,即在进行自我分析的时候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客观地进行。只有党员坚持一种对自己负责、对组织负责的态度进行党性分析,才能得到真实的结果。如果党员的自觉意识不到位,党性分析很可能就流之于形式。从本质上来看,自我分析党性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批评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与错误倾向作斗争的过程。因为与错误倾向作斗争就是讲党性,而讲党性本身也是党性的一种重要表现。党员通过深思熟虑,在深刻剖析自己思想的基础上撰写党性分析材料。党性分析材料应以分析不足为主,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其次,党性分析离不开民主评议。民主评议是党性分析的关键。民主评议从实质上来说就是一种批评,这是与自我分析党性的自我批评相对应的。二者相结合其实就是优良传统作风在新时期的新形式。民主评议就是由领导干部负责组织召开的同一个党组织内的党员对党性分析者进行的评议,以帮助其找出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且对之做出客观的分析,指出产生的原因,完善党员所提出的整改方案,使之更加具体和切实可行,以提高党性分析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民主评议正是在一种生动活泼的气氛中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帮助党员全面地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党性状况。这不仅能使党员的党性分析更为客观,而且还能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最后,党组织对党员的党性分析的评介和总结。即在结合党员自我分析和民主评议的基础上,党组织可以根据党员在日常工作中的表现对其党性分析的情况进行评介和总结。评介就是党组织对党员所撰写的党性分析材料以及提出的整改措施提出具体的意见,然后通过领导干部反馈给党员本人,并由领导干部监督党员落实整改措施的具体情况,直至党员完成整改措施达到党员先进性建设的要求。这就实现了从党组织到领导干部再到党员个人三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和良性循环。
由此可见,在党员党性定期分析过程中,党组织是领导核心作用;领导干部是重品行、讲党性,起表率和监督的作用;党员个人是先锋模范作用并以主体地位进行认真严肃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剖析。党性定期分析制度使三者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紧密格局,给党员先进性建设以强大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