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健康的文化生活情趣
发布时间:2009-04-01 16:48:00 访问次数: 王建文 信息来源:《宁夏日报》
-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注意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胡锦涛同志的这一重要论述,旗帜鲜明地对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和廉政文化生活情趣、品行操守等提出了明确要求,这对于加强领导干部廉政文化建设有着极强的指导意义。
领导干部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的问题。党性是作风的内在根据,作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作风和党性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党性纯洁则作风端正,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我们党始终强调通过加强党性修养来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使党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活力,始终保持先进性。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好,文化生活情趣必然好。反之,党员干部缺乏党性修养,势必对生活作风和文化生活情趣产生明显的消极影响。因此,培养廉政的文化生活情趣,也要时时处处牢记“以德为先”,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怀感恩之心,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树立自强不息的生活态度,培养廉政、健康的生活情趣,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真正做到拒腐防变,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不健康的文化侵蚀。
党员干部培养廉政、健康的文化生活情趣,要始终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现实生活中的荣辱错位,是某些党员干部作风败坏、文化生活情趣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所谓荣辱观错位,就是在一些人包括某些领导干部的心灵深处,本应为耻的东西,却以为荣;本应为荣的准则,却不以为然。这种荣辱颠倒、是非混淆的价值标准和生活观念,无疑成为作风败坏的温床。因此,培养廉政、健康的文化生活情趣,必须从思想上端正荣辱意识,特别要解决荣辱错位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把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于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和文化生活情趣中。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思想,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从整体上精辟概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明确划分了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中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应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御什么,是引导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也是培养党员干部廉政、健康文化生活情趣的一面镜子。党员干部应当把“八荣八耻”变成自己的行为规范和生活准则,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日常工作生活结合起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情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带头践行好社会主义荣辱观。
党员干部培养廉政、健康的文化生活情趣,固然要靠自律,但也离不开他律。党内监督是党内民主制度的一种有效形式,包括上级组织对下级组织的监督,下级组织对上级组织的监督,领导班子内部的相互监督,党内纪检部门的监督等等。这些形式都需要不断加以完善,但从长期以来党内监督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来看,党员对领导干部、下级组织对上级组织的监督尤其需要加强和创新。生活作风问题大多出自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员干部身上,让他们自我监督十分不易,这就需要下级组织和党员严格按照党章规定履行党内监督的职责,要切实保障党员享有党章规定的批评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等权利,充分发挥党员的民主监督作用。与此同时,还要拓宽民主渠道,切实实行党务公开,强化群众监督,不断健全群众监督的具体制度和形式,健全举报制度,认真办理举报事项,保证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加强舆论监督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把党员干部文化生活情趣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才能有效督促党员干部生活正派、情趣健康。
党员干部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净化自己的文化“生活圈”、“交际圈”、“娱乐圈”,管住自己的嘴、手、腿、心,过好名利关、金钱关、美色关,坚持抵制各种落后思想和腐朽文化的侵蚀,追求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情趣,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才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