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些方面加强党性修养
发布时间:2009-04-29 15:00:00 访问次数: □朴 林 高原丽 信息来源:《学习时报》
-
习近平同志强调,坚强的党性,是成为高素质领导干部的首要条件。但是,在现实中,却存在着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与执政能力不够统一、与工作绩效具有反差、与处理好干群关系相脱节等等问题,甚至,出现一些“带病上岗”的领导干部。其根本原因在于,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与社会实践相脱离。因此,领导干部的党性必须落实领导工作和社会生活的实践之中,在实践中,才能磨砺党性、实现党性、检验党性。
在领导能力的提高中加强党性修养。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要具备卓有成效地完成领导工作的能力,离开领导能力讲党性是空泛和没有说服力的。领导能力受到领导干部个体成长环境、本人素质和思想意识、价值追求等方面的影响,领导能力的提高也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一般而言,领导干部思想境界、道德水平、理论素养、组织纪律意识的修养都会促进领导能力的提高。然而,普遍性的党性修养却不一定能够有效提高具体的领导能力。每一名领导干部都要着眼于本职岗位的特殊性,从出色完成党和人民交付的具体任务出发、从所处的特殊工作环境出发、从自身存在的不足出发,来思考如何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这样,才能为领导干部在实践中展现其党性提供坚实的能力保障。
在认真、勤奋的领导工作中加强党性修养。具体的决策和执行过程,是领导干部修养党性的重要时刻,领导干部在每一项工作中,在每一个工作环节上,甚至在每一个工作细节上,都要清醒地意识到:是否坚持了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是否维护了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否严格遵守了党纪国法。如果说,认真和勤奋地对待领导工作的细节,决定了领导工作的成败,那么,能否在这个工作过程中,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则决定了领导干部能否将党性修养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
在利益面前加强党性修养。现实中不乏“两头突出”的领导干部,一方面,他们的工作能力比较强,工作业绩比较突出;另一方面,他们也利用权力谋取了许多本不属于他们的私利。警惕物质利益的诱惑,做到“能干事、不出事”,已成为领导干部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加强党性修养,必须禁得住利益的考验。面对利益,领导干部首先要牢固树立起获取利益的“警戒线”,任何时候都要有意识地警酲自己:什么是可以得的,什么是不可以得的,以防微杜渐;面对利益,领导干部要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时刻把公利放在个人私利之前;面对利益,领导干部应从大局着眼,更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大利,而不是局部的小利。领导干部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紧紧抓住正确对待利益这一关键性问题,才能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从党和人民利益出发的政治立场,加强党的组织纪律观念。
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加强党性修养。从本质上讲, 实践的主体是人民大众,领导干部在实践中修养党性,须臾离不开与他人的互动。领导干部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增强党性应着重于以下几点:第一,以他人为师增强党性。广大党员中蕴藏着丰富的党性修养经验,领导干部理应以谦虚的态度向他们学习,吸取他人党性修养之长。第二,公道正派地对待他人。社会生活错综复杂,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往往得出不同的评价。领导干部所处的地位和党性要求决定了他要从党性原则出发,客观公正地看待和评价他人言行,这样,才能在引导小环境树立优良作风的同时,增强自身的党性修养。第三,以阳光心态影响他人。客观的社会生活总是光明与阴暗并存的,社会心理的趋向又反过来影响着社会生活。执政党理应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和工作心态,领导干部尤其要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以阳光心态温暖和激励周围每一个人,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党性。
在不断发展的实践中加强党性修养。党性修养需要长期坚持,一些领导干部在成绩面前骄傲起来,甚至走向坠落,根源在于,他们没有坚持不懈地加强党性修养。实践永无止境,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也必须与时俱进。实践的发展为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注入了新内容。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理论修养、政治修养、道德修养、纪律修养和作风修养,这些党性修养的主要方面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但是,实践的发展使这些方面所包涵的具体内容日益丰富,并不断变化。与之相适应,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内容要不断丰富和更新。实践的发展还对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提出了新挑战。中国社会正处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的转型期,在开放与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各种形形色色的诱惑大量出现,各种思想和观念纷纷涌现,各种体制变革带给领导干部的压力大大增加,这些无疑对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提出了新挑战。同时,实践的发展也为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创造了新机遇。它不断为领导干部注入改革创新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活力,为领导干部增强党性修养不断提供新的营养,创造新的条件。处于重大变革时代的中国社会本身就是一个火热的党性修炼的大熔炉,领导干部必须面对新的发展,在领导改革发展的实践中,不断提升党性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