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等事来找人
发布时间:2009-05-05 18:06:00 访问次数: 吴郁德 信息来源:《党建研究》
-
1942年,时任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长的谢觉哉,就“怎样做县长”说了这样一段话:要想法子把做事的武器拿在手里,不是事来才去找办法,而是事未来早已准备好了。这段话至今读来依然让人感到语重心长、很受启迪。
“人找事干”与“等事找人”,反映在工作上,一个是积极乐观,谋划在先,占了“先着”;一个是消极悲观,谋划在后,处于“下风”。“人找事干”,就是把工作当作事业来干,开动脑筋,计划在先、办法在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做到一步主动,步步主动。“等事找人”,就是守株待兔、消极应付,事不压头不忙干,事情来了被动干,事事被动,最终因一步落下而步步落下。
在现实生活中,确有个别同志在工作中常常表现为“三不急”:有人还没做,别人不急我不急;期限还没到,时间不紧我不急;上面还没催,领导不问我不急。做什么事都看着、等着,不主动、不进取、不作为。分析其思想根源,首先是“懒”字作怪。平时不学习不思考,遇到问题随大流,至于“随”对了还是“随”错了则不关心、不辨别,反正出了问题有上头顶着。其次是“怕”字作怪。若主动找事做,难免失策、失误甚至失败,担心被扣帽子、打棍子、丢位子。干脆选择小心谨慎,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以为不找事便没事了。古人有句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将要发生的事不能做到未雨绸缪,提早准备,真正当事来的时候则往往会手足无措,贻误事业。
如何做到人主动找事干,从而在工作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获得成功呢?一要有坚持不懈、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锻炼“能找事、办成事”的本领。俗话说:“要砌墙、先打夯”,只有锻炼过硬的本领,拥有一双“找事”的慧眼,才能找到事、找准事、办成事。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国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新的矛盾,人民群众对我们党有许多新的期待,我们党员干部的素质能力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有“本领恐慌”意识,做到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积累知识,增长才干,切实提高干事创业的本领。二要有“百姓有困难、自己心难安”的责任意识,积蓄“能找事、办成事”的底气。共产党人干事创业的底气来源于无私为民的正气,来源于情系百姓、一心为公、不计个人得失的情怀。只有像焦裕禄、孔繁森、祁爱群那样,始终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思群众所思,想群众所想,忧群众所忧,才能做到心内无尘、心中无畏,认准了就迎着困难上;才能有一种不解决群众困难,不把群众的事情做好就“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的精神,努力把事情办好、办漂亮;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获得前进的力量。三要有“破框框、求突破”的创新意识,培育“能找事、办成事”的锐气。解放思想是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法宝,是我们的工作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当今世界和中国正处于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之中,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也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这就要求党员干部主动顺应改革创新的时代潮流和发展变化了的新形势,发挥主动精神和创新意识,先思考一步,先行动一步,不断推动工作思路创新、方式方法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始终站在改革创新的前列,不断为党和人民立新功。
(作者单位:解放军总参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