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应习惯于在舆论监督下工作
发布时间:2009-07-16 10:11:00 访问次数: 石 平 信息来源:《求是》
-
舆论监督的实质是人民群众的监督。在我国,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都来自人民,必须为人民服务,必须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以不断改进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我国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也是人民群众表达意见诉求、实现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和舆论工具。正确开展舆论监督,就是要通过新闻媒体,切实加强人民群众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更好地推进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
各级领导干部是舆论监督的主要对象。媒体报道反映的问题,也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及时调查,切实解决。因此,领导干部的积极参与和全力配合,是舆论监督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各级领导干部应正确对待舆论监督,不断增强接受舆论监督的自觉性,逐步养成在舆论监督下工作的习惯。
实际工作中,大多数领导干部都能虚心接受媒体批评,正确对待舆论监督。但是不可否认,也确有一些领导干部对舆论监督的认识不到位、态度不端正。有的一被媒体曝光、批评就大为光火,觉得丢了他的脸面,坏了他的政绩;有的热衷于“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生怕舆论监督揭了他的盖子,砸了他的牌子;有的对揭露出来的问题避重就轻、敷衍塞责,解决起来更是推诿扯皮、态度消极;还有的则对舆论监督无动于衷,漠然视之,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更有甚者,对舆论监督采取抵制、对抗态度,封堵媒体记者,压制群众批评。
自觉接受舆论监督,是对党、对人民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党和人民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嘱托和期望。为此,需要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永葆共产党人和人民公仆的本色。同时,也需要通过包括党内监督、行政监督、人大监督和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等监督形式在内的监督体系,规范和制约权力的行使,预防和制止腐败行为的发生。舆论监督是整个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播快,范围广,影响大,有很强的震慑力和广泛的警示作用,具有其他监督形式不可替代的优势。一些领导干部不怕内部通报,就怕公开登报,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实际工作中,大量事实充分说明,滥用职权、腐败堕落直至违犯党纪国法,都与权力失去监督有直接关系。权力一旦失控,就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也会使领导干部坠入违法犯罪的深渊。因此,对各级领导干部加强监督,既是为了避免党和人民的事业遭受损失,也是为了教育干部、保护干部、挽救干部。各级领导干部应该真心诚意、自觉自愿地接受舆论监督,时刻提醒自己在形象上自重,在思想上自省,在纪律上自警,在工作上自励,努力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大量事实表明,领导干部正确对待舆论监督、善于利用舆论监督推动改进工作,不仅不会损害自己的威信,反而有利于树立民主、开明、自信的形象。
重视舆论监督,就是重视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业绩如何,实际效果怎样,上级领导的评价只是一个方面,更不是由我们自己自说自话的。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欢迎不欢迎、答应不答应,才是检验我们工作业绩和实际效果的根本标准。舆论监督集中反映了群众对我们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这些意见和建议,可以知道我们制定的规划,群众是否满意;我们做出的决策,群众是否拥护;我们干的工作,群众是否支持。如果对舆论监督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充耳不闻,或是左耳进、右耳出,就很容易骄傲自满、盲目乐观,或者自以为是、独断专行。情况不明决心大,胸中无数乱拍板,必然导致决策失误,劳民伤财,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重大损失。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和权利损害党和人民的事业,拿党和人民的利益交“学费”、做“试验”。从这个意义上说,对舆论监督反映的意见和建议,绝不是领导干部想不想听、爱不爱听的问题,而是对人民群众的意见重不重视,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负不负责的问题。各级领导干部只有重视舆论监督反映的意见和建议,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善于借助舆论监督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能力。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体对社会的影响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和深刻,舆论监督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对社会生活的干预程度越来越高,对各项工作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新形势下,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真诚欢迎舆论监督,还应该适应时代要求,增强舆论意识,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和运用舆论力量推进工作的能力。是否善于借助舆论监督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是能否正确对待舆论监督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考验。要善于借助舆论监督及时发现问题,通过媒体这个“千里眼”和“顺风耳”,深入了解社情民意,特别是人民群众一定时期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倾向性意见,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和潜在的不足和疏漏,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要善于借助舆论监督解决难点问题,利用舆论监督引起人们对难点问题的关注,集聚有利于问题解决的舆论力量,通过有效整合社会舆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变被动为主动,推动“老大难”问题的解决。要善于借助舆论监督推动改进创新,针对舆论监督反映的问题,举一反三,因势利导,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延伸工作触角,细化工作要求,创新工作方式,堵塞漏洞,消除隐患,杜绝类似事情发生。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只有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会懈怠。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表达意见呼声、提出批评建议的重要途径。正确开展舆论监督,有利于人民群众切实监督评议国家和社会事务,督促政府依法行政,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有利于党和政府体察群众情绪,了解群众疾苦,纠正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有利于党和政府倾听群众呼声,汲取群众智慧,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检验方针、政策执行的实际效果,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我们党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根本宗旨,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本。通过正确开展舆论监督,在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之间连结一条保持血肉联系的纽带,架起一座加强沟通交流的桥梁,正是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