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三关”方能立正“三观”
发布时间:2009-07-23 09:45:00 访问次数: □ 熊建华 信息来源:《党建》
-
实践证明,领导干部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和政绩观,就必须在其履职的全过程中,紧紧抓住“立观”的源头,把住“立观”的形象,守住“立观”的结果,使领导干部的思想行为在践行“三观”的过程中,始终符合党的宗旨要求,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树立正确的“三观”,必须紧紧把住党性修养这个“总开关”
树立正确的“三观”,其核心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党性修养是领导干部的永恒主题,树立正确的“三观”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因此,要解决好领导干部立正“三观”的问题,就必须紧紧把住党性修养这个“总开关”,只有使领导干部的“三观”始终有一个纯洁的思想源头,才能时刻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永不偏离正确的航向;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摆正事业与名利,事业与实惠,事业与家庭的关系。从工作实践来看,要注意从理论的高度上批驳“讲事业不如讲实惠,讲工作不如讲关系,讲政绩不如讲进步,讲艰苦不如讲享受”等歪理。努力消除功利主义思想,从而使领导干部自觉站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高度,正确回答“掌权为什么,工作图什么,政绩是什么,现在干什么,将来留什么”的问题,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心血都用在党的事业、国家的事业和人民的事业上。
树立正确的“三观”,必须严格把住精神状态这个“形象关”
一是要有敬业的精神状态。作为领导干部应该树立勤奋的敬业精神,不贪图安逸,不计较名利,不为个人私事和后路分心走神,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要防止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却向党和人民要职位要待遇的现象。作为领导干部只有放得下架子、扑得下身子、挑得起担子,才会得到人民的承认,才会成为一名合格的公仆。
二是要有精业的精神状态。领导干部对本职工作不仅要爱,而且要钻,要成为行家里手。对完成工作任务要有认真细致、精益求精的态度。但精业必须有素质作支撑,所以精业之路在于多学习、多读书,要努力用革命理论和高科技知识武装自己,要善于到知识的海洋中去吸取营养,用知识增加精业的本钱。
三是要有创业的精神状态。一方面要有勇于创业的胆略。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始终保持坚忍不拔、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惧怕困难,不因循守旧,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永不停步。要有为官一任,振兴一方的雄心;要有开拓创新,不断进取的勇气;要有不吃老本,永立新功的壮志。另一方面要有善于创业的胆识。培养与时俱进,顺势而为的战略眼光,把精力用在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群众生产生活中的迫切问题、党的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上,在不断创造佳绩中带头彰显共产党人的先进性。
树立正确的“三观”,必须科学把住实绩评判这个“进步关”
一是领导干部要在思想上牢固树立“让人民群众检验”的理念。共产党人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因此,领导干部取得的政绩,必须要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进行终极检验。坚持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是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根本选择。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创政绩,应当是每个领导干部的自觉追求。
二是在作为上努力培养“着眼大局长远干”的眼光。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全局观和长远观,正确处理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自觉反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本位主义、地方保护主义和小团体主义。唯有这样,才能成大事、建伟业,创实绩,才能使我们的政绩经得起历史检验。
三是在评价上要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衡量”的尺度。组织部门必须要以科学发展为要求,紧密结合实际,着眼于考核评价办法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进一步规范考核内容,改进考核方法,形成有利于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制度保证。进而,用真实的政绩标准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不让那些投机取巧,夸夸其谈,搞形式主义的人得到提拔重用。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宜春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