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在新疆执政的实践与基本经验
发布时间:2009-07-28 16:11:00 访问次数: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副教授 热合曼·克比尔 信息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
全国党校系统“执政经验与执政规律”理论研讨会在沈阳召开
“执政经验与执政规律”理论研讨会观点摘编
内容摘要: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改善和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力促进和努力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富裕、繁荣,是我国民族工作的基本任务。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新疆和平解放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新疆的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新疆各族人民从自己切身体验中深刻地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疆各族人民的翻身解放,就没有新疆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就没有新疆各民族的发展繁荣, 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只有在祖国大家庭的怀抱中,只有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疆才有光明灿烂的前途。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所取得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中,我们深深感到: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不愧为新疆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没有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没有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就没有新疆各族人民的今天。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总结中国百年来革命斗争历史的一个科学结论,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一个伟大真理。新疆各族人民从自己切身体验中同样深刻地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疆各族人民的翻身解放,就没有新疆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就没有新疆各民族的发展繁荣, 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只有在祖国大家庭的怀抱中,只有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疆才有光明灿烂的前途。自治区成立6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新疆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回顾中国共产党在新疆执政的实践,认真总结中国共产党在新疆执政的基本经验,对于我们今后进一步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为建设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在新疆执政的实践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历来都十分关心新疆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关注新疆的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为新疆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呕心沥血、殚精竭虑 ,付出了巨大的艰辛和心血,在新疆这块土地上作出了举世公认的贡献,使新疆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新疆各族人民引上社会主义道路
1949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新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为新疆唯一的执政党,怎样领导新疆各族人民建设新疆成为党的重要使命。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对新疆的稳定和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第一、民族团结是解决新疆问题的关键。 新疆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新疆解放初期,主要有13个民族共约430万人。其中维吾尔、哈萨克、回、柯尔克孜、塔吉克、塔塔尔、乌孜别克等7个民族全民族信仰伊斯兰教,约393万人;蒙古族信奉喇嘛教,约5.2万人;锡伯、达斡尔、满等民族信奉佛教和萨满教;俄罗斯族信奉东正教;汉族中有一些人分别信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和道教。全疆信教人口占总人口的93%以上,宗教问题是整个民族问题不可分离的一个重要部分,宗教政策成为党的民族政策的一部分。因此,搞好民族团结至关重要,这是进行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本保证。1949年10月23日,毛泽东起草的《中央关于新疆问题给彭德怀的电报》中强调,人民解放军只有和维吾尔族(以及其他民族)建立兄弟般的关系,才有可能建设人民民主的新新疆。新疆和平解放后,党中央对新疆的宗教问题十分重视。1950年6月10日,中共中央转发乌兰夫、刘格平《对新疆少数民族宗教问题的意见》,指出∶“对于少数民族宗教问题的态度应该十分慎审,切忌急躁。必须毫不动摇的坚持信教自由政策。在少数民族广大群众的觉悟未提高前,不要轻言改革。” 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和省人民政府,根据中央指示,结合新疆实际,对宗教不得干涉行政、司法、教育、婚姻作出一些具体规定,保证了党的宗教政策的贯彻执行,获得了新疆各族人民的拥护。从而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施减少了阻力。
第二、减轻各族人民负担,消除民族隔阂。1949年10月人民解放军进疆时,毛主席指示王震,你们到新疆去的主要任务是为各族人民多办好事。驻疆人民解放军牢记毛主席的指示,发扬人民解放军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生产队的优良传统,胜利地进行了剿匪平叛的斗争,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稳定了社会秩序;参加地方建党建政工作,结束了各族人民被压迫被奴役的历史,使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特别是驻疆人民解放军开展大生产运动,取得了很大成果。王震明确指出,我们不是与民争食,相反地要助民求食,我们要以集体劳动、集体经济的优越性,示范于新疆人民。王震从长远的观点出发,把军队屯垦看成建设边疆,减轻新疆各族人民负担的战略措施。由于部队生产,粮食开始自己供应,减轻了各族人民的负担。解放前,农民交的田赋和附加负担是70余万石粮食,1950年农民只交了44万石粮食。新疆的部队增加了1倍,而群众的负担却减少了将近一半。新疆各族人民从这里看到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质,与国民党军队压迫、掠夺人民是根本不同的。对此,毛泽东曾经作了高度评价:“我王震部入疆,尚且先用全力注意精打细算,自力更生,生产自给。现在他们已站稳脚跟,取得少数民族热烈拥护。”
第三、结合新疆区情,慎重地进行社会改革。毛泽东历来重视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发展,特别是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方面,都始终贯彻党中央“慎重稳进”的指导方针,取得了重要成果和成功的经验。毛泽东十分重视新疆的土地改革工作。1950年6月, 毛泽东在七届三中全会上强调:“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是一件重大事件,必须谨慎对待。”会后,毛泽东在与王震的谈话中谈到社会改革的问题时说:新疆的社会改革是有保证的,但目前不应操之过急,应充分估计新疆民族宗教问题的复杂性和群众的觉悟程度。1952年5月17日, 毛泽东签发的《中共中央关于新疆土改工作的指示》强调指出:“在新疆农业地区,今年实行土地改革,消灭地主阶级,这是一个坚决的革命的进攻,不容动摇。但在实行这个进攻的具体步骤上,必须十分慎重,切戒急躁。必须准备充足的力量,一步一步地实行进攻,以便获得全胜。在新疆实行社会改革,充分的估计到民族和宗教的特点,有意识地在民族和宗教问题上作一些让步,以换取整个社会改革的胜利,是完全必要的。”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亲切关怀和直接指导下,新疆从1952年9月开始,在9个专区、57个县、3 个市辖区、1515个乡,约400万人口的农村分四期进行了土地改革。 土改的胜利,使广大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在政治、经济和民族关系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第四、为保障新疆的发展与稳定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借鉴历史上屯垦戍边的经验教训,认真分析了建国后的形势,新中国成立伊始,就规划了新中国屯垦事业的蓝图。1949年12月5日,毛泽东签署了《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关于一九五0年军队参加生产建设工作的指示》,指示要求“各军区首长,必须指导所属从1950年春季起,实行参加生产建设工作,借以改善自己的生活,并节省一部分国家开支,此种生产建设工作,应形成一种运动,以利推广。此种生产运动应订出较长时期的计划和具体步骤。” 在王震领导下,驻疆人民解放军响应毛主席关于军队参加生产的号召,弘扬延安精神,开展大生产运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53年5月,新疆军区将所属部分编为国防部队和生产部队。一兵团二军、六军大部,五军大部,二十二兵团全部,被编成10个农业建设师、1个工程建筑师,以及汽车运输团和独立的工矿企业。1954年10月,经中央军委批准,新疆军区生产部队10万官兵组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这是中央发展和稳定新疆的重大战略决策,同时,生产建设兵团又是中央支援地方,内地支援边疆,汉族支援少数民族,兄弟民族相互支援,推动新疆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有效形式。
第五、新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凝聚着毛泽东同志以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极大关注和具体的指导。新疆地域辽阔,民族成份多,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由于历史的原因,形成小聚居和交错居住的特点,在新疆推行民族区域自治中,党中央确定了“慎重稳进,积极准备,逐步推行”的方针。从酝酿到1955年自治区成立历时6年。在酝酿初期,省政府就对新疆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 教育、阶级、历史状况及各民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调研;在筹备阶段,又发现和培养了一大批从事民族区域自治工作的各民族干部;在实施步骤上采取“自下而上,由小而大”的方式,并注重先搞试点,以点带面。新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新疆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第六、经济建设要充分考虑新疆区情。(1)新疆开发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新疆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优势资源是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