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执政党统筹城乡发展的探索
发布时间:2009-07-28 15:25:00 访问次数: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党建教研部讲师 蔡文华 信息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推进中国实现现代化,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面对城乡社会经济极端落后的现实,执政党注重处理农业现代化和工业现代化的关系,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以实施城乡统筹发展为着力点,进行积极探索,经过60年的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建国以来 中国共产党 统筹城乡 探索
一、建国以来执政党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和历程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由领导人民进行夺取政权的革命党转变为领导全国人民开展经济社会建设的执政党,党的工作重心也由乡村移到城市,但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是极端落后的经济现状,国家经历多年战争和帝国主义侵略,满目疮痍,工农业生产水平较低,财政赤字庞大,通货膨胀,物价不稳定,国家在财政经济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困难。在这样巨大的困难面前,执政党已经做好了建设新的国家的准备。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着重地讨论了在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城市的问题,指出:“从现在起,从新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毫无疑问,城乡必须兼顾,必须使城市和乡村、工人和农民、工业和农业密切地联结起来。决不可以丢掉乡村,仅顾城市,如果这样想,那是完全错误的。但是党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城市。”面对新的环境和任务,“我党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领导城市人民进行胜利的斗争,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 [1](P588)经过几年的经济恢复,执政党开始考虑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党提出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党注重突出发展工业,同时防止片面重视工业而忽视农业,重视城市而忽视农村的倾向,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谈到处理好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要避免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片面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因而市场上的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 [2](P24)的问题。“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还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 [3](P24)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十分明确地提出了“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思想,强调这里所说的统筹兼顾,是指对于六亿人口的统筹兼顾,我们作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4] (P227-228)因此,中央在谋划进行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时也兼顾考虑到城乡的规划和居民生活。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工业化的经济战略以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狂热开展,使得工业与农业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村和城市的功能、定位、作用进一步差异化,农民与市民的社会身份和资源获取已经制度化和相对固定化,城乡差别开始拉大。为了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任,农村承担起支持城市和工业发展的重任,城乡二元结构也逐渐形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提出和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路,以农村为先导的改革拉开了整个改革开放的序幕,农村改革取得的重大成功,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为城市改革和其他方面改革的顺利进行积累了重要经验,但是工业化主导的战略惯性仍然发挥强大的作用,在农村改革初期改革动能释放以后,农村生产力经历一段时间的发展高潮后有陷入缓慢发展阶段,中央适时因势利导,鼓励和支持农村乡镇企业发展,在农村地域实现了农业劳动力和工业生产的有机结合,城乡发展找到了新的切入点,从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执政党对解决“三农”问题的认识深化,党提出发展小城镇的战略,推进农村城市化,破解农民户籍问题,在这一过程中,面对大量外出农民工现象,中央也开始着力思考农民工群体的问题。为解决如何在市场经济过程中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问题,中央首先提出了“城乡互动”的思想,在谋划“十五”发展规划时,中央明确提出要“逐步推进城镇化,努力使城乡经济良性互动”。[5](P1371)按照这一要求,党和政府积极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着力减轻农民负担,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加速转型阶段,城乡差距扩大,城乡之间及其内部都存在矛盾与冲突,“三农”问题更加突出和严峻,中共十六大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改革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6](P17)至此,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开始明晰,提出许多具体对策,取得一定效果。
二、建国以来执政党统筹城乡发展的阶段特征
1.以工业为主导、农业为基础的产业发展模式平衡城乡发展
新中国成立,党提出要实现国家现代化,建设富强的新中国,要实现这一目标,其重要内容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完成工业化,尤其是重工业,以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直到现在,中国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和世界许多先进国家比较起来,还是很低的。一个原因,是中国近代化的机器工业、运输业和农业还很少,在国民经济中,百分之九十左右还是手工业和个体农业,在运输业中,也绝大部分是人畜力和木船运输。和机器工业比较起来,它们的生产力很低,耗费劳动力很大,不能生产出大量的物质资财来供人民享受。” [7](P1)虽然执政的的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发展工业,但也认为:“在恢复中国的经济并尽可能发挥已有的生产能力之后,第一步发展经济的计划,应以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心。因为只有农业的发展,才能供给工业以足够的原料和粮食,并为工业的发展扩大市场。只有轻工业的发展,才能供给农民需要的大量工业品,交换农民生产的原料和粮食,并积累继续发展工业的资金。” [8](P5)因此,建国后,中央的发展战略重点是工业,但执政党从中国国情出发,以发展工业为主导,以发展农业为基础,试图构建良性的工业和农业的互动,以两大部门的产业结构共同良性发展作为支撑来带动整个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可以说,在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中央都是以此为着力点,平衡城乡之间的关系,做到城乡稳定,合作交流,共同繁荣。
2.以城镇化为依托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发展不协调、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开始出现,农村健壮劳动力和富余劳动力也逐步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中央适时作出战略调整,推进城镇化进程,全面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执政党在中央文件中多次表示要进行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开辟新的就业领域,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统筹城乡发展,密切城乡联系,从资金、技术、市场和信息等方面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持。 其中发展小城镇就是重要的政策引导和安排。“有计划地发展小城镇建设和加强城市对农村的支援。这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四个现代化,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的必由之路。我们一定要十分注意加强小城镇的建设,逐步用现代工业交通业、现代商业服务业、现代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事业把它们武装起来,作为改变全国农村面貌的前进基地。还可以运用现有大城市的力量,在它们的周围农村中,逐步建设一些卫星城镇,加强对农业的支援。” [9](P198)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