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章、修党性、守党纪、正党风
发布时间:2009-07-28 12:09:00 访问次数: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 张领珍 信息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
广大党员干部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着力于从严教育和管理党员干部,着力于解决党员干部党性不强、党风不正、守纪不严的问题,要把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促使广大党员干部学党章、修党性、守党纪、正党风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
一、学党章是前提
“党”字出现的较早。《中庸》中就有“君子不党,天道浩荡”的古训。《雍正王朝》电视剧中雍正皇帝讲“君子不党,天道浩荡”,指的是乾坤正气,气顺脉和。他强调的是皇朝封建体系官僚们不可结党营私,不可有派系,避免党阀而导致皇权统治的衰弱。在清史里首先禁朋党问题的是康熙,而禁朋党令是康熙最严厉的法案。这也是接受了明朝灭亡的教训,明朝的东林党、魏忠贤的阉党,导致了明朝的灭亡。《三字经》上讲:“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指的是明朝末年,宦官专权,天下大乱,老百姓纷纷起义,以闯王李自成为首的起义军最终攻克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上上吊自杀,明朝就此灭亡。这个“党”字指的是朋党,纵观中国历史朝野没有一个“朋党”是可以昭然天下,奉公天下的,大都欺世盗名,最后的命运也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
古代讲的“党”字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政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政党。真正完整意义上的政党,是人类历史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阶段,在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在议会竞选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最早的政党是十七世纪七十年代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政党,即辉格党和托利党,政党仅有300多年的历史。1905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立的同盟会是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政党。工人阶级政党的产生要晚,最早的无产阶级政党是1847年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国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诞生。
政党是阶级的政治组织,是建立在一定阶级基础之上的,是由其阶级中最积极、最活跃、最坚决的分子组成的,是代表一个阶级来行动的,是最有力量的组织,因此,当今世界是政党政治,多数国家都是政党执政。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成熟的政党必定有完备的党章。党章对外是昭示天下奉公天下的政治宣言,是向社会公开树立起来的一面旗帜,是外界评判党的界碑。党章对内是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是党内生活的“度量衡”。《中国共产党党章》公然申明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纲领和路线,党员标准、权利和义务,党的干部的标准和要求,党的组织原则、组织纪律、组织机构、党旗党徽。党章的制定和修改,属于党内立法层面,其成果体现为文本形态,而要把文本形态的党章转化为效力形态,还赖于每个党员的努力。“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党员身体力行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
首先要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深刻认识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的重大现实意义,提高学习贯彻党章的自觉性、主动性。只有把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章上来,依据党章来立党治党管党,才能凝聚全党的力量,为实现党的理想而共同奋斗。
其次要切实维护党章效力的权威性,党章效力的权威性根植于其内容本身的科学性、正确性,正是因为其正确性、科学性引无数党员竞折腰。正是为了实现党章中提出的理想,无数革命先烈在从事伟大的革命事业时,经常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但他们却感觉自己过得很充实、很幸福。是的,当时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的确是难以想象地匮乏,但他们却无一不是精神上的富翁——虔诚的共产主义信仰支撑着他们,赋予了他们无穷的动力和斗志。正因为其正确性、科学性,加之无数党员践行展现的美好愿景,吸引社会各方面优秀分子入党,使我们党人才荟萃,风云际会,使我们党及其领导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党章效力的权威性,还取决于党员素质的高低,党内政治生活是否正常,党的各项制度是否健全,以及对违反党章的行为惩处是否有力。
再次学党章要常学常新常进步。党章的一个特点是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党的发展,党章要不断修改完善。现行党章是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通过的,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1987年11月,党的十三大对条文作了部分修改;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对总纲和条文作了部分修改;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对总纲作了个别修改;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对总纲条文作了部分修改;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对党章作了适当修改,把党的建设的理论创新成果和重要经验写入党章。十七大党章新内容从一下几个方面彰显了创新性和开拓性。
一是彰显科学发展观。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充分肯定了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党章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是十七大党章最具特色之处,赋予党章活的灵魂,使党章具有更深厚的理论底蕴,充分展示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建党之初我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早在中国共产党酝酿建立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提出:“尤其要有一种为大家共同信守的‘主义’,没有主义,是造不成空气的……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有所趋赴。”1945年6月,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作为行动指南。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二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章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是彰显“和谐”。第一次把“和谐”写入党章,在新党章中就有7处出现“和谐”的内容,其中包括:把党的奋斗目标补充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经济建设中,要求实现四个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社会建设中党章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在维护和发展民族关系上,强调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在国际关系上要求互利共赢,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更加和谐。四是彰显人性化。党章写到:在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党章第五章第三十一条第三款写到,党的基层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增加了“服务”二字。
五是彰显民主政治制度建设。①党务公开。党的各级组织要按照规定实行党务公开。②党代表任期制。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实行任期制,有利于更好的发挥党代表的作用。③巡视制度。把巡视制度写入党章,有利于加强党内监督,促进反腐倡廉工作。④报告工作制度。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报告工作,接受监督。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会定期向委员会全体会议报告工作,接受监督。
六是彰显对党员和党员干部更高要求。要求党员学习科学发展观,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二、修党性是根本
首先党性修养是每个党员的终身课题,党性修养是党员本质的锻造,必须百炼才能成钢。共产党员的党性是无产阶级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党性是阶级性的升华。一个有党性的共产党员不仅具有工人阶级的一般特性,而且把工人阶级与现代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先进性,升华为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信念;把工人阶级的团结协作精神和组织纪律性,升华为自觉地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和铁的纪律;把工人阶级大公无私集体主义的优秀品质,升华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把工人阶级的坚韧性、战斗性和革命的彻底性,升华为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一切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不是天生的,是经过长期修养和锻炼锻造的。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中指出:连孔子、孟子都不承认自己是天生的“圣人”。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孟子也说过,在历史上担当“大任”起过重要作用的人物,都经过一个艰苦的锻炼过程,这就是:“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共产党人是要担负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改造世界的“大任”的,更要注意锻炼和修养。修党性是一种自觉的内化功夫,而不是掌握若干“要点”的外化方式。修党性不同于一些单一知识的学习,也不像一种技能的增强,而要吸收全人类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修党性是党员自身素质的一种提升,需要党员发自内心的、主动的、持久的、执著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