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09-14 09:56:37 访问次数: 佚名 信息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
-
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是有很高领导艺术的大政治家。做领导应该干什么事,他们说过两句极为相似的话。
毛泽东说:“领导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
邓小平则联系自己的经验说:“我的抓法就是抓头头,抓方针。”
出主意,就是抓方针;用干部,就是抓头头。抓住了这两条,也就抓住了做领导的根本。
道理不难懂,做起来却非易事。历史上一些领导集团在这个问题上的成败得失,很值得玩味。毛泽东读史,多注意此道。
先说“出主意”。
领导出主意,最常见的是在一些重大决策上发挥关键作用。提出主意的快慢和好坏,体现决策水平和谋断能力的高下。毛泽东在1959年3月的郑州会议上,曾比较三国时期几个主要领导集团核心人物在这个问题上的差别,认为曹操多谋善断,最厉害;刘备也很厉害,却稍逊一筹,“事情出来了,不能一眼看出就抓到,慢一点”;袁绍则根本就是“见事迟,得计迟”,属不称职的领导。
看来,见事早,得计早,是提出好主意的一个前提。为了更具体地说明这个问题,毛泽东还举了蒋介石在辽沈战役中的一个例子。他说:“蒋介石就是见事迟,得计迟。形势已经出来了,他还没有看见,等看见了又不好得计。比如辽沈战役时他对卫立煌的部队,总是犹豫不决,最后才下决心,强迫他去热河到北京。如果早一点,我们围攻锦州的炮一响就让他马上走,我们就没有办法,只能切他一个尾巴。如果在我们还没有打锦州时,就把沈阳、锦州统统放弃,集中于平津,跟傅作义搞在一起,我们也不太好办。”这个评点,虽然是10年后的体会,确也符合辽沈战役的战场实际,指出了国共双方统帅部的决策快慢之别。
见事早,得计早的谋断力,总是在实践中甚至在失误中积累和增长起来的。一个成熟的领导者,对有的事情可能见事早,得计早,对有的事情则未必。毛泽东坦言,新中国成立后,对有些事情自己也没有料到。反思在见事、得计问题上的不足,本质上就是总结经验,以便更好地出主意。故毛泽东1941年就讲到,“善于总结经验,就是领导者的任务”。邓小平晚年也说,他最关心的事,“一个总结经验,一个使用人才”。可见,总结经验也是出主意之一种。
出主意、做决策不是一个人的事,通常情况下要有一个听取别人意见、汲取别人智慧的谋断过程。按毛泽东的说法,要“多召集几个会议商量,然后才能有断,所断便是善断”。在1962年1月的七千人大会上,他称刘邦是“从谏如流”的典型,反观项羽,“那里有个范增,给他出过些主意,可是项羽不听范增的话”,因此,“刘邦胜了,项羽败了,不是偶然的”。在1964年1月7日的一次谈话中,毛泽东还详细讲了刘邦纳谏善断的几件事情:一是听张良劝说,封举足轻重的韩信为齐王;一是楚汉划界鸿沟后,听张良、陈平之劝,乘胜追击引兵东向的项羽;一是刘邦称帝后,欲建都洛阳,听齐人刘敬建议,入都关中长安。这些见事早、得计早的主意,虽然不是刘邦提出来的,但他能及时采纳决断,作出明智选择。更重要的是,在关键时刻总有人给他献计,改变他的想法,不能不说与他平时着力营造“出主意”的氛围有关。毛泽东在读《史记·高祖本纪》的批注中,说“项王非政治家。汉王则为一位高明的政治家”。这个判断的依据,倒不一定是刘邦战胜项羽的历史结局,而是在走向这一结局的过程中,刘邦作为高明政治家在“出主意”这个问题上,远非项羽所及。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