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10-27 08:10:11 访问次数: 佚名 信息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
-
“学习是前进的基础。”
邓小平这一至理名言,说的是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永不满足、永不停滞的鲜明特征。
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新中国欢庆60岁生日,中国共产党在960万平方公里国土上执政,走过了60年的历程。
正值此际,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和通过了一个历史性的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这一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引人注目地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管党治党的首要任务提了出来。
——中国共产党60年执政基本经验就是:“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
——中国共产党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治党之策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学习是一个人获取知识、提高素质、增长本领的重要方式,是一个民族和国家传承文明、繁荣进步的重要途径。”这个道理谁都懂,但真正关乎命运的是“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无论是国家还是政党,如果不加强学习,不提高学习能力,势必会落伍”。
早年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针对当时的情况说过:“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我们要建设大党,我们的干部非学习不可。”
每当面临社会的大变动、大转折、大发展时,“我们就必须克服困难,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每当此时,学习就成为我们党的重要任务之一。
很多老前辈们还记得,就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号召全党重新学习的任务又一次被郑重提出。毛泽东同志告诫全党:“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熟习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习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这就是困难。”从山沟沟里打出来的“土八路”不但要管理国家,还要管好国家,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那时全党上下空前的学习热情温暖着每一寸土地。
在这之后的30年,也就是改革开放之初,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再重新进行一次学习”的要求:“这些年来,应当承认学得不好。主要精力放到政治运动上去了,建设的本领没有学好,建设没有上去,政治也发生了严重的曲折。现在要搞现代化建设,就更加不懂了。”
“几百个中央委员,几千个中央和地方高级干部,要带头钻研现代化经济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我们是在不断地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的,因此,全党同志一定要学习,善于学习。”
“我们不懂得、不熟悉、不精通的东西还很多,或者过去懂得的、熟悉的东西,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的迅速更新,又变成不懂得、不熟悉了。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强学习。”这是江泽民同志面对世纪之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发展,作出的论断。“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他用这样的诗句比喻,任何美好的事物都不会一帆风顺。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知识创造、知识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一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既有现实针对性,又极富远见。
一部中共党史,就是在艰辛中创业的历史,同时也是在艰辛中不断学习、完善自己、发展自己的历史。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已经成为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创建学习型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的要求
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学习型”这个词,闯入人们的眼帘,是在2001年5月,在上海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江泽民提出21世纪的中国要致力于“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要赶上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水平,必须要充分发挥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学习是提高人的能力基本途径”。
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经过全党决策,这一思想写入了中国共产党的党代会报告。
也就是在那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会上,提出了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其中明确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这里展现的,不仅是中国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而且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因为这一目标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不仅是物质财富的丰富,不仅是教育、科技、文化的繁荣,不仅是社会的和谐和人民生活的富足,更重要的是人的素质的提高、完善和发展,是社会整体文明的提升、完善和发展。
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肩负起了这一历史重任。党的十六大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首先身体力行,为全党全国人民作出了学习的表率:
学习党的优良传统——总书记在新一届中央委员会组成后,就带领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去西柏坡,提出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一执政思想一直坚持到今天。
学习各种知识——总书记亲自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学习党的历史经验和当代哲学社会科学以及国际形势等各方面知识,并且将学习情况公诸于众,引领全党全社会的学习。这一集体学习制度一直坚持到今天。
向实践学习——总书记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每年都到地方和基层调研,向实践学习,向基层学习,向群众学习。这一调研制度一直坚持到今天。
在党中央的号召下,2001年12月24日,中央党校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创建学习型社会论坛”。当时的常务副校长郑必坚在论坛开幕式上说:“‘创建学习型社会’并不仅仅是一个动听的口号,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提倡学习,而是有实实在在的现实前提的,是一个富有时代精神的战略要求。这个前提不是别的,就是信息化、高新科技化和经济全球化,就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独立自主地建设我们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大江南北,城市农村,创建学习型城市、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乡村蔚然成风。
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清醒地认识到:要带领人民群众创建学习型社会,要适应创建学习型社会的要求,须先将自身建设成一个学习型政党。
建设学习型政党,是在十六大召开后不久,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重要任务。同时将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干部队伍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业务本领,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提了出来。
“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是在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正式写进我党文件的。
为此,党中央制定了规划,井冈山、延安、浦东三个新的干部培训基地应运而生,同时办好中央党校和国家行政学院,建立、运用电视和信息网络等现代化手段,推进农村远程党建教育网络建设。
今天,“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提到了重要日程。
这不是偶然的,而是我们党在肩负时代赋予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使命时,为提高自身素质和执政能力所宣示的现实而崇高的追求。
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其中的艰巨和繁重世所罕见,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我们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其数量和复杂世所罕见,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世所罕见。
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不僵化、不停滞,使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再推进。
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说要变质,那末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面对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学习。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