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11-23 09:29:25 访问次数: 佚名 信息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
-
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是我们党对全体党员的一贯要求和谆谆告诫。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了这个问题,并把“忧党”与“兴党”紧密联系起来,提出全党同志都要“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这个要求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需要我们深刻领会,切实贯彻到行动中。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于一个人来说是这样,对于一个民族、国家、政党来说也是这样。我们党诞生于中华民族灾难深重、内忧外患的危急时刻。为了实现民族独立振兴和国家繁荣富强,我们党始终保持高度的忧患意识,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不懈奋斗,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所处的历史环境和肩负的中心任务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党能不能经受住考验,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政?广大党员能不能居安思危,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党始终有着清醒的认识,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措施。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就庄严宣示“共产党决不当李自成”,并谆谆告诫全党要做到“两个务必”。实践已经证明,我们党通过不断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经受住了各种风险和挑战的考验,领导人民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然而,也正是由于成绩巨大,有的党员、干部对面临的风险和挑战缺乏深刻认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强。在他们看来,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怎么可能是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所能比拟的呢?我们国家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不是理所当然地会“千秋万代永不变色”吗?事实并不是这样。上世纪90年代初,同样是执政党的苏联、东欧国家的共产党先后垮台了,同样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解体了,东欧一些国家改旗易帜了。与此同时,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大党、老党也失去执政地位,甚至走向衰落。而且,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历程中,我们党也曾经发生过严重失误包括十年“文革”这样的严重错误。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这是规律,是真理。所以,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
忧党不仅有理论根据,更有现实原因。应当看到,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我们党自身的状况已经迥异于新中国成立之时乃至改革开放初期,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更加复杂、严峻,而目前党内还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对此,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进行了全面概括和深入分析。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必须引起全党警醒,抓紧加以解决。所以,常怀忧党之心是理性认识,更是现实要求。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党之兴亡,党员有责。忧党是为了兴党,忧党的认识必须体现到兴党的行动上,常怀忧党之心与恪尽兴党之责是有机统一的。恪尽兴党之责,对党员领导干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是新要求、新课题、新任务。具体说来就是,党员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应切实当好党的建设第一责任人,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着力推进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党建工作;各级党组织应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分类指导、统筹协调、监督检查,确保党的建设各项部署落到实处;广大党员应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全面落实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各项任务。只有这样,忧党才能落到实处,兴党才能见到成效,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才能不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