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11-30 09:55:06 访问次数: 佚名 信息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
-
汹涌而来的新媒体浪潮,打破了信息传播传统格局,媒体监督功能更为凸显,这对党的执政提出了新的考验和挑战。各级领导干部应从被动应付走向积极应对,发挥好媒体的桥梁纽带作用,构建党政、媒体、民众三者良性互动新格局。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站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战略高度,强调要注重增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新形势下舆论引导、新兴媒体运用等方面的能力。充分认识媒体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切实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是摆在领导干部面前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提高学习力,适应媒体环境的深刻变化
近年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以不可阻挡之势快速发展,汹涌而来的新媒体浪潮,打破了信息传播传统格局,信息传播更为快捷,媒体监督功能更为凸显,这对党的执政提出了新的考验和挑战。领导干部只有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提升素质,才能适应深刻变化的媒体环境。
抛弃“轻而视之”的观念,提升应对媒体的素养。党委政府要把提高领导干部与媒体打交道能力纳入干部学习培训的必修课,并从形象气质、言谈举止、专业和综合技能等方面对领导干部进行全方位训练,使其掌握应对媒体必备的素养。
抛弃“敬而远之”的观念,密切与媒体的沟通联系。如今媒体无处不在,信息传播速度惊人,领导干部不管是否愿意,都没有办法远离媒体独处一隅,并且随时可能成为新闻“主角”。各级领导干部应从被动应付走向积极应对,主动与媒体打交道、交朋友,与媒体建立良好互动关系,实现合作共赢。
抛弃“居高临下”的观念,善待支持媒体。如今,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已经不是简单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对媒体用指令式管理、靠封堵手段往往不合时宜、难以奏效,必须由管制思维转变为对话思维,以理性、平等、协商的心态善待媒体,支持媒体开展工作。
提高运用力,借助媒体力量推进工作
应当把是否用好媒体作为党委政府领导水平、领导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强化对媒体的运用,发挥好媒体的桥梁纽带作用,构建党政、媒体、民众三者良性互动新格局。
善于借助媒体倾听民声、掌握民情。如今,媒体已经成为民众反映诉求、表达意见的重要平台。领导干部要将媒体变成自己手中的“望远镜”和“显微镜”,通过媒体洞察民众的生活、思想状况,了解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执行情况,并把它转变为决策依据。
善于借助媒体释疑解惑、凝聚力量。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众说纷纭的社会舆论时刻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领导干部应当把媒体当作“减压阀”,通过媒体回应疑问、引导舆论、理顺情绪、教育群众、稳定人心。同时,借助媒体更好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使之为广大干部群众所理解和掌握。要借助媒体进行决策调查,广纳民智、科学决策,减少决策实施中的阻力与成本。
善于借助媒体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把媒体监督当作一面“镜子”,鼓励媒体从针砭时弊、弘扬正气、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出发,对有法不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问题,对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等进行揭露和抨击,把媒体监督引导到服务大局、化解矛盾的健康轨道上。
提高应急力,妥善化解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危机
突发事件舆论引导不当,容易引发社会潜在矛盾的连锁反应,小事变成大事,局部问题演变为全局性问题,进而成为政府危机、社会危机。提高应急力,妥善化解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危机,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重在快速介入。建立完善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快速反应和应急协调机制,形成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要立即启动新闻发布应急机制,第一时间介入,迅速开展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及时准确地掌握事件情况和最新动态;主动与媒体沟通协调,争取媒体的理解支持;尽快组织新闻发布,有序安排记者采访;全过程监控舆情,及时准确掌握社会舆论走势和动向,对失真信息和谣言要组织力量进行反驳和回应。
重在公开信息。“谣言止于公开”。一旦公共危机出现,各路媒体便蜂拥而来。政府想靠封锁消息来遏制社会舆论,往往适得其反,只会越捂越乱、越描越黑,信息空间也就会被流言和小道消息所占据。与其被迫曝光,不如开诚布公。面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党委政府要第一时间利用媒体公开信息,及时表明党委政府的立场态度、处置意见和工作进展,及时回答公众的质疑,让公众第一时间了解真相。
重在理性引导。突发事件发生后,在应对过程中应以理性为原则,讲求引导艺术,将群众的情绪向理性、客观、平和的方向引导,消除其围观、起哄心态,促使事态向有利于妥善处置的方向转化。
作者系中共惠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