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1-15 08:47:25 访问次数: 佚名 信息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科学发展,作为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其决定力量是什么?这是科学发展观转化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回答的一个根本问题。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主体。”并要求全党:“推动科学发展,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与时俱进,为我们牢固树立群众是实践主体的根本观点,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思想指导。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党之所以经常讲反复强调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个基本观点,主要是因为长期的执政环境,使一些同志自觉不自觉地滋长了“领导高明”、“党员高明”的思想。在推动科学发展上,有的看不到群众的聪明才智,不愿意倾听群众意见;有的看不到群众在破解发展难题中的作用,不愿意集中群众智慧;有的不善于站在群众角度想问题、作决策,习惯“为民做主”,把主观意愿强加到群众身上。表现在部队建设上,有的片面强调“规定动作”,硬性搞“一刀切”,虽然主观上想为基层办实事,结果基层却并不领情,成了“费力不讨好”。上述现象,看起来似乎是工作方法问题,实际上是对待群众的态度不对头,世界观和方法论出了毛病。
人民群众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实践主体,这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尤其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历史结论。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首要的就是调动和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许许多多的伟大创造都是群众智慧的结晶。革命战争年代的“地道战”、“地雷战”是这样,改革开放时期安徽小岗村的包产到户是这样,我们部队的“双争”活动、“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等也是如此。各级领导只有真心实意地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善于从群众身上汲取前进的动力,善于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更好地推动科学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新情况、新问题增多,无论经济建设还是军队建设,推进科学发展的难度和复杂性明显加剧。对于各级领导来说,克服困难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把实情如实告诉群众,“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依靠群众的智慧攻艰破难。而其前提就是,坚信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的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监督权。体现在军队与人民的关系上,就是牢记宗旨,服务人民,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在军队自身建设上,就是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相信和依靠广大官兵,真正做到重大决策问计于官兵,敏感事务公示于官兵,难题攻关借力于官兵,最大限度地发挥基层官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党的主张变为广大官兵的自觉行动。事实上,再高明的领导也不可能全知全能、包打天下,克服困难还得依靠群众。群众中有着众多“诸葛亮”和“锦囊妙计”,关键就看领导干部善不善于调动和开发。“众人拾柴火焰高”。依靠群众寻求战胜困难的良方,是一种领导艺术,也是一种领导智慧。
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人民始终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文化基因,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始终是我们党最根本的力量优势。坚持群众的实践主体地位,实际上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一方面,推动科学发展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领导的一切决策都应当体现群众的需求,反映群众的愿望,落实群众的利益,并在群众中接受检验和评判;另一方面,推动科学发展也是人民群众自我发展的伟大事业,应当最大限度地集中民意,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要着力把科学发展观普及到人民群众中去,使人民群众真正明白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什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带来什么、推动科学发展应该做什么,使人民群众从内心深处更加拥护科学发展、更加主动投身科学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这样,推动科学发展的过程,就是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过程。实践表明,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决策才会更符合群众的愿望,更能体现群众的利益,才能更加卓有成效地推进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