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3-11 07:58:51 访问次数: 佚名 信息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
-
摘要:“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作为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命题和任务,本质在于倡行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变化发展规律的价值取向和行动原则,使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真正立基于科学,立基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客观规律之上,从而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此,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
关键词: 党的建设科学化;客观规律;科学理论;科学方法;科学制度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1]这是我们党在反思总结自身建设历史经验、冷静观照党的建设实际状貌基础上提出的一个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根本目的在于直面现实,与时俱进,适应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求真务实 ,改革创新,不断探索、掌握和自觉运用共产党执政规律,切实增强党的建设的实效。这一重大命题,高屋建瓴,意蕴丰富,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深刻把握其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对于贯彻落实好四中全会《决定》精神、卓有成效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那么,对“党的建设科学化”这-命题的内涵应当怎样来理解和把握呢?
我们知道,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观点, 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推理等思维方式正确揭示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它来自于人们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是人类实践经验的结晶,具有引导人类不断发展进步的客观真理性和普世价值。也可以说,“科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同愚昧落后、迷信盲从等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现象相对立的命题,在人类任何社会实践活动中,只有尊重科学,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正确合理的发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预期效果。反之,违背科学原則,无视客观规律,主观臆断,盲目行动,则必然遭致挫折和失败。基于这个认识,笔者认为,“党的建设科学化”命题的基本内涵主要有三点:
一是党的建设能够秉持、贯注尊重科学的态度和精神,以此作为制定行动方略的基本原则,保证党的建设实践按照合乎事物变化发展规律的原则和要求来研究、部署和推进;二是党的建设够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观点,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原则,直面现实实际,注重在实践中探索、寻求推进党的建设的方式、方法和路径,努力把党的建设置于科学理论、科学方略、科学制度的指导和规制下;三是在党内能形成探索、研究党的建设的内在本质,寻找、揭示其客观规律,并自觉地按照规律办事的浓厚氛围。也就是说,这种探讨、认同、尊重并运用客观规律来指导实践的行动能够在党内普遍地、常态地存在,能够渗透到党的建设系统工程的各个方面。质言之,“党的建设科学化”命题的本质在于倡行一种尊重事物变化发展规律的价值取向和行动原则,使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真正立基于科学,立基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客观规律之上,摒棄违背科学、主观臆造、盲目蛮干等愚蠢做法,从而卓有成效地实现党的建设的预期目标,这也就是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所提出的“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1]
“党的建设科学化”,既是一个重大命题,更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现实任务。理论上的清醒与自觉必须付之于实践,才能显示其应有的价值。不久前,习近平同志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明确指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归根到底是要准确把握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在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上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2]这个论断言简意赅,深刻指明了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本质要求和实践路径。按照这个要求,笔者认为,作为目标与过程的统一,“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实践,需要全党上下一心、共同努力,持之以恒地着力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坚持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创新,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上的清醒是党在政治上清醒的基础。始终保持科学正确的理论指导对有效实现“党的建设科学化”目标具有首要的决定性意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理论基础和科学指南,也是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尤其是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不是视之为包医百病的灵丹圣药,机械地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绝不是什么“它已穷尽真理”,而是表现在它为人们提供了观察、改造人类社会的正确方法和路径,表现在它本身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坚持与发展、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活旺盛的生命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