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3-15 15:42:04 访问次数: 佚名 信息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
-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要抓好这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迫切需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开拓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新境界。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意义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格的必然要求。科学的理论总是以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为前提,并依据实践发展不断拓展其理论内容和理论形态。《共产党宣言》问世以来16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也就是不断探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进程,其间实现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都带有深刻的时代烙印,都是马克思主义者在精细考察时代特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深刻洞察时代趋势的基础上,以直面现实的勇气不断开拓创新的结果,都体现了与时俱进的伟大精神。因此,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体系,是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格的必然要求。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抵御各种错误社会思潮和思想意识的有效途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出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各种社会思潮和思想意识异常活跃,呈现出多样、多元、多变的发展态势。围绕如何看待社会贫富分化、改革的成就和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突等问题,一些社会思潮和思想意识的争论从思想界、学术界向普通群众扩散,给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最大限度地统一各方思想、形成社会共识、打牢思想基础带来了严峻挑战,迫切需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回答一系列新的实践课题,概括提炼一系列新的实践经验,回应解答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适应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新变化的迫切需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文化认同日趋多样,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不断增强,知荣明辱、敬业奉献为大多数人所追求,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仍在滋长蔓延。特别是随着社会分层多元化、社会流动加速化、社会差别扩大化、社会矛盾复杂化,不同社会群体的思想活动呈现出日益明显的差异性,迫切需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从人们的实际需要出发,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满足人民群众需要诉求、期待愿望的基本前提。关注人民群众的需要和诉求,满足人民群众的期待和愿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和最终归宿。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马克思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应有之义。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自觉服务于人民群众,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才能使理论创新真正做到贴近大众心灵,符合大众需求,代表大众利益,获得大众认同。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