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4-02 08:13:15 访问次数: 佚名 信息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
-
“老好人”,是指那些遇事不辨是非,不讲原则,唯求和气,但思安顺的人。这样的人被孔子斥为“乡愿,德之贼也”,也就是败坏道德的窃贼。据说,历史上最早获得“老好人”称谓的是东汉末年的司马徽。此人无论别人说什么、怎么说,他都曰之为“好”,因而获得了“好好先生”的称号。“老好人”之类的官员或干部,古即有之,今仍不绝。他们常常在问题面前不吭声,既不愿谈论自己的意见主张,更不愿对别人展开必要的批评,一味听之任之,处处善哉善哉,搞调和主义,热衷于你好、我好、大家好。
那么,“老好人”干部为什么源源不绝呢?产生“老好人”干部的原因又有哪些呢?分析起来,择其大端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文化根源。
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处世哲学一方面总是教诲人们要明哲保身,温文持成。逢人应带三分微笑,“只说好,不说坏”,大家自然不会怪;处事务须瞻前顾后,“多种花,少栽刺”,留着人情好办事。而另一方面则又告诫人们,“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因而要千方百计地使自己磨平棱角,力求平庸,混同一般。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老好人”干部信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原则,非功即为安,无过便是福,气定神闲过日子,绝不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他们往往讨乖卖巧、圆滑练达,一切言行力避非议,以博得大家对自己的好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这种处世哲学浸润的“老好人”干部,绝没有进取创新的气概,而情愿保有虚与委蛇的心态。因此,凡是在“老好人”干部当政的地方,循规蹈矩,山河依旧,注定丧失希望,不可能出现新措施、新发展、新面貌。
二是政治体制根源。
众所周知,传统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而且不受任何制约,由此形成了“家长制”、“一言堂”的政治格局。在高度集权和“家长制”、“一言堂”的格局下,干部之间的关系悄然演变成对“一把手”的人身依附,形成了“君臣关系”、“猫鼠关系”。面对着“一把手”,其他的干部只能把“绝对服从”、“唯命是从”作为普遍、可行的行为方式选择。改革开放以来,虽然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受到了冲击、得到了调整,但是还留有相当的痕迹、印记,近年来在一些地方甚至得到了固化。由于“一把手”仍然掌握着“绝对的权力”,其余的干部不敢触犯“龙颜”,就只能顺着他的意志走,少说为佳,做起“太平官”来。也许有人会说,那些处在各级“一把手”位置上的干部总不至于成为“老好人”干部吧,只要这些“一把手”有能力、有魄力不就行了?其实也不见得,因为“一把手”的上面还有“一把手”。比如乡镇党委“一把手”,上面就有县委“一把手”,县委书记上面也有“一把手”,上面的上面还有“一把手”。他们见了上级“一把手”,唯唯诺诺,不敢出声,也要设法逢迎上级“一把手”,也得跟着上头当配角、跑龙套,否则,日子也好过不了多少。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