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4-09 11:04:47 访问次数: 佚名 信息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
-
应然与实然的关系,本来是西方哲学史上所争论的理念与事实的关系。“应然”即应当如何,“实然”即实际如何。在党的建设中也存在着一个应然与实然的关系,也就是如何处理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
问题的提出
提出如何处理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不是无的放矢,而是基于过去苏联共产党垮台留下的血的教训。苏联共产党在执政时期,对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有着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有些理论研究成果今天看来也是很有深度的。比如莫斯科国家政治书籍出版社1978年增订第五版《党的建设》一书在导言中指出:“党的建设,这是一门关于共产党的领导作用和增强的规律性的科学,关于组织原则、组织形式和党内生活规律的科学,关于党在群众中进行组织和政治工作、领导经济和文化建设,领导劳动人民的国家和社会组织的方式方法的科学。”([苏]H·A·彼特罗维切夫主编:《党的建设》,郭华等译,求实出版社1983年版,第3页)全书十一章正是按照这个定义论述了党的领导、党内关系、苏共党员、党的基层组织、挑选和配备干部、党的思想工作、党对经济建设的领导、党对苏维埃和社会组织的领导、党务工作等各个方面。全书在结束语中还强调,历史经验完全证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共产党及其领导作用、建设原则和工作方法的学说是正确的。苏联共产党就是根据这一学说建立起来和进行活动的,它获得了具有巨大国际意义的成就。
在讲到党内民主的时候,书中强调,民主是正常的党内生活和发挥党员积极性的必要条件。没有民主,苏联共产党就不能很好地担当起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者先锋队、建设新社会的组织者的历史责任。“党的民主,如果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其基本点就是党员群众当家做主,全体党员直接或通过自己的代表参加党的事务的管理,参加制定党的政策、建立领导机关。”(同上,第116页)书中还强调,民主首先就是普遍运用选举原则,选举制作为党的生活绝对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党的民主性质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首要的)标志。选举原则实行得愈广泛、愈充分、愈彻底,党就愈民主。苏联共产党的民主性质也表现为集体原则在党内被看做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讨论和批评的自由,是建立在民主集中制原则基础上的、我们党的生活的一条准则。
1980年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集体编写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建设》一书,论述了党的发展和活动的普遍规律、各国执政党建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党的监督、党对社会主义政治体制领导的机制、党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和精神生活的领导等。关于党的建设规律,书中写道:“执政的共产党的发展,不仅依靠社会主义社会所特有的普遍规律,而且还依靠自身的、党作为一个有生命的政治机体所具有的规律。”(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集体编写:《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建设》,姚培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5页)今天读起来,感觉到苏共对党的建设的理论研究是很成熟的,更不用说当时的苏共党章和苏联领导人的讲话了。苏共党章写道:“党为人民而存在。党为人民服务。”“苏共把自己的工作建立在下列基础上:严格遵守列宁主义的党内生活准则和集体领导制原则;全面地发扬党内民主、发挥共产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室编:《苏联共产党章程汇编》,求实出版社1982年版,第301页)1971年在苏共24大上,总书记勃列日涅夫说:“所有这几年来,我们党及其中央委员会坚定不移地实行进一步发扬党内民主、遵循列宁主义的党内生活准则、提高党员积极性的方针。党内始终实行领导机关选举制和报告工作的原则,确立了集体领导、集体工作的精神。党的活动问题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并加以解决。”(《苏联共产党第二十四次代表大会主要文件汇编》,辛华编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76年版,第126页)
应然与实然
相对于其他政党而言,共产党的自身建设理论是最为完备的。特别是在党的性质、宗旨和自身组织结构上,从马克思恩格斯1847年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开始,就有相对比较清晰的论述。特别是1919年共产国际建立以后,各国成立的共产党都以苏共为榜样,注重党的建设理论论证和宣传。但重要的是,党章、领导人的讲话和理论上的论述只是党的建设“应然”的方面,更重要的却是党的建设实际操作“实然”方面。恰恰是这种理论和实际的脱节直接导致了苏共的垮台。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就曾经说过:“在勃列日涅夫时期,民主的话讲了不少,还大轰大嗡地通过了新的宪法。与此同时却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对持不同政见者的斗争:一些人关进监狱,一些人送进疯人院,还有一些人逐出国境。”([俄]米·谢·戈尔巴乔夫着:《真相与自由》,述弢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96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