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6-21 08:20:04 访问次数: 佚名 信息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
-
作为我们党的“五老”之一,作为“跨越两个世纪的革命家”(王震语),林伯渠(1886―1960)既是中华民国的开国功臣,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为我国的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从少年时期得父亲编著教本冠以“励志”勉励,考入师范学校就读,到新中国成立后担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学习委员会主任,林伯渠一生都坚持读书学习,不断追随时代进步。1941年他在自传中谦称“无特殊才干”,但能“把握住大的方向”。“把握住大的方向”,也是他革命一生积累的重要的学习方法,值得后人学习借鉴。
学贵博专相兼。自青少年时代起,在身为乡塾先生和书院山长父亲的督导下,林伯渠读书学习的范围非常广泛,对中国古代典籍、清末维新思潮都有涉猎。在日本留学时期,他攻读了经济学和法学,广泛地研究过财政学、簿记学、统计学、工业政策;对于民法、刑法、国际公法、海商法、宪法等,很有兴趣;对于哲学、史学也很关注,尤其喜欢王夫之的《读通鉴论》。这使林伯渠具有超于他人的辨别分析能力。有一次,他听了一个讲座后在日记中写道:“午后听讲公羊传于孔教会,就五始三统之义反复说明,尚有条理。惜讲师口吃,不能动听者兴味耳。忆儿时受经,先君子即以此书相督责,计六阅月毕业,颇解其义。”基于这样的读书学习经历,林伯渠认为,读书之道,博学详说;经世之才,遍采广询。正是在广泛学习的过程中,林伯渠通过李大钊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知识,后来又读了《共产党宣言》等著作,这启发他去思考中国应该走什么道路。这种博专相兼的学习方法也使林伯渠具备一专多能的综合素质,决定了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多方面贡献。
学贵坚持不懈。坚持不懈是一切好学者的信条,林伯渠亦坚守不易。他指出,“考察己之所缺,用毅力以补充之,按步程功,夙夜匪懈,虽未中不远矣”,要“力戒悠忽”,“加意用功作去,方有进境”。他认定,为学“非有十分奋进勇力不可”,“凡事只应向前做去,总有好处”,“人才不甚相远,只看好学不好学,用心不用心耳”。他认为坚持学习是走向成功的基础:“过人者,学力之过人耳。成功者,毅力之结果耳。”对于领导干部的学习,因必须处理好与日常工作的关系,能否坚持确实是个问题。林伯渠认为,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而应结合起来。他指出:“关于怎样学习,过去经验证明,首长负责、联系实际是最有效的。但有许多干部对此认识不够,甚至轻视学习,把领导学习与领导工作分开,把学习文件与本机关的具体实际不会很好的结合起来。”作为领导干部,学习更需要坚持有恒的精神。他指出:“学习无恒,先紧后松,或学习中提出的问题不予解决,学习困难不予克服,都影响到学习的成效。”对此,林伯渠认为,必须建立经常的学习制度。他指出:“今后必须领导干部确实负责,作出榜样,领导别人,共同前进,应该了解,学习就是工作,学习就是领导,学习好坏就是工作和领导好坏的关键。必须建立经常的学习制度。”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满足在京领导同志的学习要求,由政协全国委员会提议并组织了学习委员会。林伯渠德高望重,党中央请他担任主任主持学委会工作。林伯渠以身作则,按时参加学习会带头学习,践行自己主张的学习方法。这对于团结党外民主人士、启发诱导他们了解党的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