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7-14 08:51:32 访问次数: 佚名 信息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
-
道德活动的生成不仅是道德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因素的作用所致,还伴随着深刻的情感体验,正因如此,对道德情感问题的研究一直是中外伦理学家关注的重要内容,要深入把握道德情感理论需要对以下两个问题获致清晰的认识。
1.道德情感主义与道德理性主义的对立。自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到文艺复兴运动止,在欧洲伦理思想史上一直存在着一股理性主义伦理思潮,文艺复兴运动之后,伴随科学的进步与繁荣,这一潮流变得更加强大,从笛卡儿、斯宾诺莎、莱布尼斯到康德、黑格尔等绵延不绝,他们只承认理性认识在把握道德伦理问题上的决定作用,否认或贬低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性。与之相反,在欧洲大陆以外的英国,自 17世纪初就产生了具有重要影响的道德情感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包括沙甫慈伯利、哈奇逊、休谟、斯密等人,他们力主情感是道德的基础,道德上的善恶完全是由人的苦乐感决定的。如休谟在其《人性论》和《道德原理探究》中借助经验归纳法和心理分析法得出结论:在人性中对道德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理性而是情感,理性只能辨别事实真相,情感才能决定善与恶,同情心和人们之间的共同利益感是决定道德判断的最终依据,并将科学事实判断和道德价值判断作了明确区分,对后世伦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斯密在其《道德情操论》中贯彻了这一思路,进一步提出了情感共鸣和心理联想才是决定道德发生的基础,他认为谨慎、仁慈、友爱等各种美德皆以情感共鸣为前提。以休谟、斯密为代表的情感主义伦理思潮,特别是休谟的事实与价值二分法一直延展到当代的罗素、维特根斯坦、史蒂文森等人,这些学者把道德语言的逻辑分析与道德情感理论结合起来,超越了休谟、斯密等人对道德生活的一般经验分析,使道德情感理论建立在缜密的语言学和逻辑学基础之上,开创了情感主义伦理学的崭新时代。而以诺丁斯为代表的当代女性关怀主义伦理学,更是将道德情感问题置于其全部伦理学的基础位置,并力主将道德情感教育贯彻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各领域。
2.道德情感的主要特征。尽管道德情感主义学派否定理性认知之于道德伦理的重要作用,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决不是两条平行延伸的直线,而是彼此缠绕在一起的双螺旋结构,二者相互推动、相互诱导,只有深刻的道德认知才能激发起炽烈的道德情感,而炽烈的道德情感会鼓励人们去进行更加深刻、全面和富有远见的道德认知。此外,还要正确看待道德情感和自然情感之间的辩证关系,罗尔斯在其《正义论》中以负罪感、悔恨感、自责感为例,指明了它们作为道德情感和恐惧感、忧虑感、烦恼感等自然情感存在本质性差别,但同时他又认为,这二者之间存在着彼此重合、相互依恋的内在关联。在中国文化语境下研究道德情感问题,要特别注意儒家“爱有差等”的自然血缘亲情和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情感的重要差别,前者立足于血缘关系,具有相对性,后者立足于个体独立,具有普遍性,如果只是局限于自然亲情,极易将道德情感理解为自然本能的延续,只有立足于自然血缘亲情,又能够从中超拔出来,消解掉它与道德情感之间的对立,才能真正凸显一个人由天定性自然情感向自由自主性道德情感的崇高飞跃。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西方学者通常把同情感、怜悯感、正义感看作重要的道德情感形式加以深入研究,我国学者则把义务感、羞耻感、荣誉感、幸福感置于极为重要的理论位置。但令人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在道德情感研究领域,人们对道德情感生成机制的研究尚处在起始阶段。但无论如何,人们已经深刻认识到,道德情感对人的道德生成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催化剂作用,它是道德认知向道德信念转化的中介和桥梁,它通过促进或抑制人们的道德心理和道德行为,直接影响到人们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和道德品质具体范式的有效建构。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