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8-09 08:18:27 访问次数: 佚名 信息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
-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作出战略部署,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大命题。党的建设科学化首先体现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运用风险管理理论和经验,进一步探索和完善适合国有企业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对于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是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的重要方面,是当前务必切实抓紧抓好的战略任务。
一、风险管理对深化国有企业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指出,要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从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入手,排查廉政风险,健全内控机制,构筑制度防线,形成以积极防范为核心,以强化管理为手段的科学防控机制。贺国强同志在有关中央企业调研时明确指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整体推进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把惩防体系植于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之内、融入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之中,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供有力保证。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对于如何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国有企业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坚持用改革的办法从源头上解决影响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的突出问题,坚持紧紧围绕生产经营管理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预防腐败问题的发生,坚持推进国有企业监督管理制度创新,特别是通过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加强了健全组织机构、明确权责分配、规范企业行为、宣导风险文化理念、完善反舞弊机制等内控环境建设,加强了完善制度和流程体系、实施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等内部控制措施,加强了风险信息收集、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风险管理监督改进等风险管理基本流程的执行,积极探索和扎实推进国有企业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实践证明,加强包括腐败风险在内的各类风险管理,不仅是有效预防腐败的重要举措,对完善适合国有企业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更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是风险管理促进各项防范工作有效开展,有利于提高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工作水平。全面风险管理通过“风险信息收集—风险识别和评估—成果应用于具体工作—提升具体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具体工作中再收集风险信息—再开展风险识别和评估—成果再应用于具体工作—再提升具体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样一个动态改进循环过程,为在惩防体系建设领域内实现各项工作的动态改进循环上升提供了载体和条件,可以有效地促进制度建设、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效能监察、巡视、审计、信访举报等工作,不断提高预防腐败工作的成效和水平。
二是风险管理促进反腐倡廉与日常生产经营管理有机结合,有利于形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的常态化机制。风险管理中的很多理念、方法和流程本身源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具有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紧密结合的特点。开展风险管理可以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各项工作提供一个更加有效的载体和平台,形成预防腐败的常态化工作机制,使企业在开展日常生产经营工作的同时,能够更好地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的要求。
三是风险管理促进企业管理制度科学化,有利于筑牢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制度防线。在制度体系设计方面,风险管理强调从梳理现有制度流程开始,对企业经营管理各领域应建立的制度流程作通盘考虑,进行前瞻性规划,确定制度体系的框架结构。在这一环节就可以统筹考虑建立哪些专门性的反腐倡廉制度,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如何体现预防腐败的要求,相关制度之间如何实现相互协调、相互支撑。在制度内容的具体制订方面,风险管理强调实现“制度的流程化”,即制度中除了要有实体性要求,还要有程序性规定,要有“规定动作”,同时要明确制度流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包括为防控腐败行为而设置的关键控制点),提高制度预防腐败的可操作性。在制度执行和监督方面,可以采用风险管理中的内控测评、穿行测试等专业方法,更加系统、全面和深入地检查制度设计缺陷和执行偏差,为制度完善创造条件。
四是风险管理促进预防腐败的系统化、规范化,有利于增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实际效果。按照风险管理的理论,查找的风险因素不仅可以包括以往实际发生的风险因素,还可以包括对未来可能发生风险因素的超前预想和理论推断。风险因素的描述强调“可能性”,而不是存在问题的“现实性”,因而更易于被接受和引起重视。这些特点,可以使企业更全面地查找可能发生腐败行为的环节,更具体地剖析可能发生腐败行为的条件和原因,更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的、有操作性的防范控制措施。通过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还有助于在找准重点的基础上进行重点预防,提高体系建设的实效。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