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6-10-12 09:15:42 访问次数: 佚名 信息来源:不详
----记桃源县西安镇林业站站长李权柄
李权柄,西安镇林业站站长。十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引导西安镇的药材产业发展,与药材结下了不解之缘,潜心钻研药材种植技术,起早摸黑,走村串户,开展科技培训,创办示范样板,把科技致富的种子播撒到了千家万户。
心系群众谋富路
1990年5月,李权柄调入西安镇林业站工作,当时西安镇群众生活来源主要依赖于采伐木材,即使终日辛劳,但日子过得并不富裕,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引导群众改变这种落后的传统经营模式,让他们早日走上致富之路。一次下村做林业调查时,发现有少数农户种植有零星的厚朴,当时药材市场行情较好,效益可观,引起了他的注意,回镇后他便多方查找相关资料,并证实西安镇的地理条件很适合三皮木本药材生长,尤其是高海拔地方特别适宜厚朴生长,他心头不由一亮,觉得这是条好路子,如能全面推广一定能引导群众致富。针对西安镇的实际情况,他想出了一个“政府号召,典型带动”的方法,并写了一份关于发展“三皮”木本药材的可行性报告,提交镇党委、政府后,当即引起了领导们的高度重视,并把他大力倡导发展药材产业的想法确定为西安镇长期发展方向。
刻苦钻研学技术
认准了药材发展这条路子后,他便想着如何去走好。当时他对药材培管技术掌握的并不多,想到要让群众接受,首先自己必须要懂,于是他决定开始自学,争取尽快掌握相关技术。当时他的经济条件并不好,但他节衣缩食,省出钱来订了几种有关药材的报刊杂志,买了好几本有关书籍,每天工作之余便看书做笔记,这些笔记他现在还保存着,约三十余万字。知识仅停留在书本上还不行,他又主动与当时发现的几个药材种植户联系,用所学技术指导他们进行培管实践,有时遇上疑难问题,便写信向专家请教,这样边学习边实践,边实践边总结,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基本上已掌握了三皮木本药材的生产培管技术。
李权柄掌握技术后,便考虑怎样推广。他首先开始发动原先指导过的农户扩大种植规模在,同时有目的地在一些村指导农民种植“三皮”木本药材,利用上级的优惠政策扶持典型。由于木本药材种植周期较长,一般要十年以上才能受益,所以西安镇的药材发展仍然十分缓慢,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全镇“三皮”药材种植仍只有3000余亩,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受益的群众也少,这让他很着急。仔细调查原因,一是掌握药材生产技术的人太少;二是树立的典型还没受益,说服力不够。针对此情况,他于2000年专门编写了一本《药材生产实用技术》,包括了杜仲、厚朴、黄柏、桔梗、白术、芍药、板兰根、百合、玉竹、天麻、茯苓等适应当地条件的药材品种的育苗、种植、培管、加工等实用技术。将资料免费发放到各村,同时举办了培训班,进行义务授课,答疑解惑,使许许多多的群众掌握了药材生产技术。
扎根山村办试点
2000年,为了带动全镇药材产业发展,他决定在薛家冲村兴建厚朴基地。当时正是该村群众上访告状的高峰期,各级政府都很头痛,很多人都劝他不要浪费精力,但他考虑到当地地理条件最合适,还是决定先做群众工作,走一步看一步。他带上行李,8月份进驻该村,开始一家一户了解情况,一百多户人家,当时情况很复杂,由于群众告状,村干部已失去号召力,他的想法群众当时也根本不支持,这使他很犹豫,后来还是决定做下去。先从解决群众的思想观念入手,先做家访,再开小组会,又开大会,那时天天住在村里,两个多月,大会小会开了二十多场,一百多户人家户户都到了,讲道理讲政策,做解释宣传,人都混熟了,有感情了,告状的也不告了,最后顺利地签下了合作造林的协议书。10月份,他又亲自带领农户施工,与农户一道吃住在山上,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于2001年初建成了全市标准最高的3000亩厚朴林药材基地。基地一建成,不仅解决了创建样板基地的问题,还解决了基层稳定的问题,到现在,无论群众和领导都佩服他当时的决心和韧劲。
2001年初,他组织在云台山林场建立了全镇首个天麻示范基地,培育0代和1代种向全镇推广。同时,他还指导白洋坪村、大池塘村建立了2000余亩的高标准厚朴林药材基地,为西安镇药材产业向规模集约型发展创建了标准和样板。几处基地建成后,引起了很大反响,许多群众看到他们如此大规模发展,纷纷打消了顾虑,加入到药材生产行列,2002年后,国家出台了退耕还林政策,他因势利导,指导各村大规模发展“三皮”药材15000多亩,全镇的药材生产终于走上了快车道。
目前全镇“三皮”木本药材面积达到34000余亩,都得到了良好培管,长势喜人,其中首批种植户已受益,亩平利润在2000元以上,平均每亩每年利润约150元,仅此一项每年为全镇农户增加经济效益510万元。现全镇有70%农户种植天麻和茯苓,此项可年创产值超百万元。另外在他的指导下,玉竹生产也在西安镇渐成规模,出现了不少玉竹生产专业户,玉竹产业甚至成为了西安镇的特色产业。据初步统计,药材产业可让全镇人均每年增收400元以上,药材产业确确实实让西安镇的群众看到了效益和希望。
供稿:廖光田
2006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