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6-10-12 09:15:46 访问次数: 佚名 信息来源:不详
----记西安镇杨柳山村党支部书记邱玉清
邱玉清,男,1954年出生,1974年入党,1984年任西安镇杨柳山村党支部书记至今。自1984年担任党支部书记以来,为带富一方尽心尽力,他致力于村级基础设施建设,致力于带领群众发展经济,使过去僻远贫穷的小山村变成了全镇闻名的好村,受到全村群众的尊敬和拥戴,他多次被镇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一、立足根本,抓好党建
杨柳山村党支部书记邱玉清同志,在20多年来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中从不因为本村的工作忙而忽视党建工作,身为一名农村党支部的班长,他时刻不忘一名党支部书记的职责,经照召开党员会,并能自觉执行支部大会的决议。平时,特别注重抓班子建设,把支委会建成党支部的坚强领导核心,而且还注重于抓党员的思想教育,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全村的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党员起到真正的带头作用,使该村的党支部提高了战斗力、凝聚力。而作为党支部书记的邱玉清同志,更是身先士卒,他工作在先,吃苦在前,处处做表率,赢得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的好评。
二、心系村民,以苦为荣。
邱玉清同志平时的工作严格自律,以身作则。20多年来,在他的眼里,钱可花,但要花在刀刃上,为全村百姓办实事花钱值。近几年来,该村招待费一直压缩在千元以内,但为村民办实事,他是舍得花钱的。为了加快村民素质的提高,邱支书十分重视教育的发展。为了改善学生娃的学习条件,彻底改变原来一下雨就无处安身上课的历史,经村支部研究,共投入8万多元,群众出工近万个,修起了一座明亮宽敞的村级小学。
为了改变群众不通电、不通电话的落后现状,他亲自上山,与群众砍线路,抬电杆,村投入2万多元,2002年终于终于实现了组组通公路,通电话的目标。
“看到屋,走得哭”,这是当地一句俗话,它形象地反映了杨柳山的地理环境和交通状况。这里交通闭塞,信息不通,经济发展缓慢,是省级贫困村。邱玉清生在这里,长在这里,深知这里的贫困和落后,他看到大山资源丰富,但祖祖辈辈都是捧着金饭碗讨饭吃,特别是当他看到有商家到山里采购原材料,一见到这里的交通状况扭头就走的场景,让他心疼不已,当时他就暗暗发誓,一定要把这里的公路修通,把商家引进来,把资源送出去,使经济活跃起来。于是他利用群众农闲的时候,组织群众上山修路,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在终于修通了11个组的公路,共12公里,全村仅有2个组没有通公路。
为了方便群众出入,免除趟水过河的苦恼,邱支书向上级政府部门多方争取,村干部投资共筹措资金10多万元,先后修起了明溪口等5座公路桥。2004年一场洪水冲毁村级公路3公里,邱支书不等不靠,及时组织群众进行灾后恢复,村级财政投入1万多元,在短短的1个月的时间内就全部恢复到位。
三、发展经济,甘当引路人
为了全村的经济发展,努力增加群众收入,邱玉清同志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带领群众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刚开始,群众对国家退耕还林政策不是很了解,特别是对政府号召的事不感兴趣,因此没有参与到他的行列中来。面对此情此景,邱支书没有气馁,而是下到各组开群众会,耐心宣传解释政策,并组织部分党员带头搞起了退耕还林。2003年完成退耕还林200亩,当退耕还林实实在在地得到国家补助后,全村的群众都相信他了,动心了,纷纷上门要求将自己的耕地纳入退耕还林的计划。邱玉清同志与镇林业站的工作人员拨山涉水,无偿地为全村的退耕还林进行规划勾图,亲自为退耕户到镇林业站领购苗子,工夫不负苦心人,仅2004年与2005年二年时间,全村退耕还林1000亩,每年创收近20万元。当邱玉清同志把退耕还林补助款发到农户手中时,纯朴的村民无不要拉着邱支书的手要弄饭给他吃,请他喝酒……
廖光田
2006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