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11-29 00:00:00 访问次数: 佚名 信息来源:架桥镇人民政府
覃忠,架桥镇马路村支部书记,他当支书的时间并不长,村民谈起他总是赞不绝口,很多支部书记也向他取经,他总是谦虚的说“我还年轻,经验不足,要想老村干部多学习,非要说有什么经验的话,我觉得我只是做事讲原则,重实际,不搞虚头巴脑的事情”,多么中肯的话语,“讲原则,重实际”这正是当钱农村基层“领导”者所缺乏的。笔者采访覃忠的时候,他用勤练四“好”来谈开展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很实在。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以求共勉。
一、管好人
“管好人是一名支部书记应有的能力和素质。”
一是“管好自己和家属”。作为支部书记,覃忠对自己要严格要求,率先垂范,律己才能正人。支部书记是全村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在村里代表的是党和组织,走出去是代表马路村党支部和几千村民的形象,也是村里的一张名片,支部书记的一言一行也影响着整个村组干部班子,因此要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对村干部家属同样严格要求,家属不得参与村里的各项工作。村里工作没有固定的时间和场所,有时候谈工作可能就是在家里,家属一律不得参言。
二是“管好村组干部和党员”。对村干部和组长要严格要求,奖罚分明,做到有功必奖、有过必罚,充分培养村组干部的工作责任感和荣誉感,这样才能调动干部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广大党员是村里的主要战斗力,老党员老干部的作用就更加突出,马路村每年都要召开三次以上的党内民主生活会,会上都要请老党员老干部讲过去谈感想,借此激发全体党员的工作热情。在年初的会议上还要求每名党员发言订计划做承诺,在七一会议上集中学习、重温入党誓词,在年末的会议上每名党员都要对一年的工作作出总结。
二、带好队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
作为支部书记,无疑就是村里的“火车头”,覃忠始终坚持激发班子活力,领好头带好队。马路村拥有一直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现在的马路村,是与南昌溶村合并之后的新马路村,有正式党员103名,预备党员3名,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服务意识、维护意识都很强。
换届选举风清气正。马路村的领导班子换届历来风清气正,拉票现象从来没有。就以覃忠自己为例,他的老家在枫树乡,父亲从枫树乡金鸡村搬来马路村落户,姓覃的就他们一家。农村的换届选举家族、姓氏观念比较浓,在马路村却不存在这种情况,他说他之所以能够当选,和党员在选举中坚持公道正派分不开。并村之后接着就是并组,党员在并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因为组与组之间存在一些差距,比如土地分红、鱼塘出租、退耕还林、组长的去留等等,这些问题都在党员同志的细致工作中一一化解,使得马路村的并组工作顺利完成。马路村和南昌村合并以后第一次党员会充分体现了马路村党员的高素质。原马路村会议室只有40多把靠背椅,而参会的党员有80多人,原马路村的党员离会场比较近,到场之后都自觉地坐在后面的条凳上,将靠背椅全部留给了原南昌村的党员。原南昌村的个别党员之前对并村多少有点怨言,但是看到给他们留着的靠背椅,都感动了,两个村的党员很快就融洽在一起,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大大提升。
充分调动党员参政议事的积极性。作为马路村发展的生力军,党员队伍坚持原则、充满智慧。覃忠充分尊重党员,创造条件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村里的各项决策性工作都交由党员大会讨论,充分听取大会意见,覃忠特别尊重那些曾在村里任职的老同志,他说这些老干部、有多年的工作经验,也积累了大量的人脉关系和社会资源。老同志也同样希望得到年轻人的尊重,覃忠经常向他们汇报工作,听取他们的意见,老同志非常高兴,都积极为村里的发展建言献策。全体党员、村组干部紧密围绕党支部周围,拧成一股绳。村里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投入都是党员干部带头上,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感染村民,带动村民的广泛参与。覃忠深深感觉到,在任何时候他这个支部书记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背后是全体党员和全体村组干部的支持,他们就是他的坚强后盾,就是马路村的生力军。
三、服好务
“支书就是村里最大的服务员”
一是关心党员生活、重视教育。党员有什么困难,支村两委会尽量帮助他解决。在马路村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党员有重大疾病时,支部书记都会带领村支两委的干部前往慰问;党员身故后,村干部必须前去吊唁,对于那些曾在村任职的老同志和有突出贡献的的普通党员,支部都会为其召开追悼会,对身故同志的一生给予一个总结和评价,全体党员必须参加。通过这些活动,激发了党员党员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增强了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是开展各种扶贫帮困活动。村里会组织支部全体党员,开展“结对子”、“一帮一”等活动。党支部非常重视教育,虽然村里经济并不宽裕,依然给每一名考上一本的学生500元的助学金。今年并村之后,覃忠听说原南昌村永红组有一个11岁的男孩辍学在家,立即组织村支干部去调查看望,当时就给了他700元钱助学金。对弱势群体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上的帮助,通过这些活动让群众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凝聚了民心。
三是改变工作方法和态度。覃忠接手村里工作的时候,正处于国家在农村政策发生转变的关键时期,由于前后政策衔接上的问题,导致群众对村干部有一种对立情绪。随着国家税费改革和一些列惠农政策的推行,村支两委果断改变工作重心,用最短的时间从“收费+管理”型转向“服务”型。村组干部经常组织学习国家的方针政策,把自己定位成服务角色,服务群众,服务发展,将服务群众的理念铭记在心,马路村是架桥的边远村,群众到镇上办事不方便,大部分由村干部代办,覃忠要求干部不得向群众收一分钱车费。
四、借好力
“借市第六次党代会东风,再创马路粉丝品牌。”
覃忠说,虽然现在村里发展情况还可以,但是缺乏长远的发展动力,作为一名年轻的支部书记,他很惭愧。覃忠以前一直觉得在外面有些路子,能要到一些项目和资金,以“要钱经济”来推动马路村的发展是最正确的道路,现在看来他觉得错了。
以前县领导来视察的时候也曾对他说“马路的红薯粉丝是名牌,你们要重新把它做起来”。村里后来做了一些尝试,初步建成了合作社,但是因为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搞了两年一直没有起色。在并村之后,村主任陈春章的一句话点醒了他“村里发展靠要钱不保险,万一哪天路子断了,马路村要靠什么发展”?就是这句话使他醒悟,靠人不如靠己,村里没有产业支撑,很多事情做不好。9月19日,市党代会的胜利闭幕更坚定了他发展特色产业的决心,“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大力发展规模农业、标准农业、合作农业、园区农业,努力实现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借助第六次党代会的东风,马路村要把粉丝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将失落的粉丝品牌捡起来、推出去,做成马路村的知名品牌、龙头产业。在党代会闭幕的当天,马路村召开了村支干部会议,会上一致通过了将现有的粉丝专业合作社规范整合,将现在的马路红薯粉丝厂搬迁重建的决定,他们相信通过资源整合利用,一定能实现“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