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09-18 08:46:22 访问次数: 胡文波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较为系统且最具活力的板块,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在历届县委政府的领导下,桃源县域经济得到较快发展,据湖南省县域经济研究会最新公布的评价报告显示,湖南省2006年县域经济综合实力20强已重新排位,桃源县首次挤进全省前20强行列。桃源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改革开放的国策,同时得益于县委政府实施的工业强县战略。本文就桃源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成绩、成功经验、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提出几点看法。
一、桃源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成绩
1、经济总量不断扩张,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2007年,全县经济总量(GDP)达到935908万元,比1978年增长10.8倍,年均增长8.9%。由于近年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进行的国企改革,狠抓招商引资,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建成了一批较好的工业项目,使工业增加值在近几年来飞速发展,从而使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主要表现在第一产业逐年下降,第二产业快速提高,第三产业稳步上升。2007年三次产业比例为41.1%、29.5%和29.4%,与2001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了7.1个百分点,第二产上升了7.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保持稳定。
2、投资对经济拉动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桃源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外资及县外资金不断涌入,同时,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私人建房越来越多,特别是农村,建房质量进一步提高,原来的土木结构房屋逐步被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代替,特别是像凌津滩水电厂、创元铝业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使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8954万元,比1978年增长810倍,比2000年增长203.1%,年均增长10.7%。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增长拉动了国内生产总值的稳定增长。
3、工业化建设步伐加快
近年来,桃源县通过实施“工业立县、工业兴县、工业强县”战略发展园区工业,工业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国有企业基本完成改制;二是围绕发展特色产业和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陆续建成一批重大项目,形成了新的增长点;三是围绕优势产业,实施集约经营,通过引进、联合、重组等方式使优势企业得到快速扩张,如创元铝业、湘鲁万福、牛力水泥等逐步成为桃源县工业发展的支柱;四是开放型经济发展步伐加快,招商引资规模不断扩大,利用外资项目不断向工业领域集中,加快了桃源县工业化建设的步伐。2002年到2007年,工业增加值从8.8亿元增加到23亿元,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31.9%提高到40.2%,工业拉动GDP增长从1.7个百分点上升到4.3个百分点,工业提供的税收从3300万元增长到2.64亿元。
4、财政收入不断增长
2007年,全县共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348万元,同口径增长26.2%,比1978年增长12.2倍,比2000年增长65.0%。
5、城乡居民收入逐年增长
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33元,比上年增长12.9%,农民人均纯收入3946元,比2000年增长73.8%,年均增长11.6%。
6、外资引进逐年增长
2007年,全年合同利用外资1537万美元,引进到位资金1888万美元,三资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14310万元,上交税金14331万元,实现利润21847万元,全年出口创汇2932万美元。与2001年分别增加1076.6万美元、1458万美元、210302万元、14056万元、21761万元和2878.55万美元。
二、桃源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
桃源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在于县委政府坚持了“六个不动摇”:
1、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改革开放以来,桃源县历届县委政府善于分析形势,找准位置,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做到与时俱进。尤其是近几年来,在历届县委政府奠定的基础上,桃源县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如2007年,国企改制人员全部移交社区管理,巩固和扩大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果;县电力公司成功整体上划新华公司,为加快推进农村电气化注入了强劲活力;财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不断创新,通过包装项目、盘活资产,获得开行贷款授信1.4亿元,实现经营收入9600万元。开放成果持续扩大,全年实际到位县外资金25亿元,到位境外资金1888万美元,出口创汇2932万美元,三项指标继续位居全市第一。
2、坚持解放思想不动摇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历届县委政府都注重思想的解放,善于寻找有利的政策空间,善于借鉴外地的宝贵经验,善于总结自己的成功做法,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经常反思在发展上是否有所犹豫,在创新上是否有所畏惧,在履责上是否有所杂念,自觉克服自满的思想,突破保守的观念,摒弃看戏的心态,为发展县域经济不怕担风险、不怕担责任、不怕得罪人、不怕遭非议。当前,不论是领导骨干还是普通干部,不论是县直单位还是线管部门,都与县委保持高度一致,全力投身发展大局,主动支持发展大局,自觉维护发展大局。
3、坚持优化服务不动摇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县委政府和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全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以桃源发展的大局为重,从有利于发展的角度出发,真正把环境当作一种形象来提升、当作一大优势来培育、当作一个品牌来推介。一是积极创造透明优惠的政策激励环境。县财政设立工业发展专项基金,2008年安排工业发展专项基金3000万元,主要用于园区基础建设、项目贷款贴息、产业集群培育、工业发展奖励等;二是强化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县委政府在全面推行执法检查备案制、非税收入统收制、联系跟踪服务制等7项制度的同时,积极探索变通支持、个性服务的办法,最大限度简化审批程序,推动行政许可项目网上办理,重大项目一个月内必须办结所有手续,全力构筑服务“快车道”。三是创建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县委政府采取以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为手段引导广大群众形成尊商、重商的观念,营造亲商、安商的浓厚氛围,提升“人气”,凝聚 “商气”。
4、坚持重抓工业不动摇
县委政府已经确立了未来几年“工业立县、工业兴县、工业强县”的战略,同时也确立了“壮大骨干、做强板块、调优结构、扩张总量、提升效益”的工作目标。为了实现工作目标,县委政府采取系列措施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用多元投入的办法加快园区开发,全面加快了桃源经济开发区(创元工业园)和漳江工业园、陬市工业园、热市工业园的开发建设;用集中扶持的措施做强骨干企业,创元铝业、创元火电、湘鲁万福、会人溪电站、林宏锅炉、澳伊化工、鑫玉花纺织、大华机械、金信竹业等项目正在建设和扩改之中;用簇群发展的理念促进产业融合,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对接本地核心企业、外地大型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参与专业分工,搞好生产合作,通过靠大靠强、协作配套,实现高起点发展、低成本扩张、短周期受益;用科技创新的手段推动级次提升,重点支持金固力油墨、湘鲁万福、胜利化工、金果果蔬、磊鑫科技等企业申报省高新技术企业,大力扶持传统工业实施技术改造,逐步实现投入型增长和技术型增长的良性互动。
5、坚持大抓招商不动摇
一是拓宽了招商的领域。在抓工业项目引进的同时,着力引进了一批龙头型、基地型、科技型的农业项目;一批事关国计民生、事关长远发展的公益性项目;一批成长性好、贡献率高的三产项目。二是提升了招商的层次。重点瞄准到世界500强企业、国内上市公司和百强民营企业,力争在引进战略性投资者、战略性项目上实现突破。三是重点抓好了桃源核电、巴黎诗苎麻、宏力纺织、华新水泥等大项目的跟踪落实。四是创新了招商的形式。大力推进全民招商向专业招商、政府招商向企业招商转变。五是紧紧抓住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精心组织参与“中博会”、“9+2泛珠洽谈会”等大型会展活动,不断寻求资本合作和市场开拓的商机,促使各类优质要素竞相涌入桃源。
6、坚持强化领导不动摇
为了促进桃源县域经济发展,县委政府采取了系列措施,强化了领导责任,确保了各级各部门目标明确,责任强化,合力形成,把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各项措施落到了实处。一是强力推进素质提升,切实提高领导驾驭全局的能力。要求领导干部在实践中学习提升素质,在组织协调中提升素质,在应对考验中提升素质。二是强力推进组织建设,切实提高引领发展的能力。要求按照“凭实绩、看贡献、重公论”的原则,对优秀的干部大胆用,对平庸的干部果断降,对乱事的干部坚决免。三是强力推进作风转变,切实提高狠抓落实的能力。把发展县域经济、推动事业进步、维护社会稳定等各项工作任务,细化量化到项,责任分解到人,严格检查督导,严格考核评比,严格奖惩兑现,真正形成了层层负责抓落实、人人重视抓落实、件件工作抓落实的浓厚氛围。
三、制约桃源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县域经济活动涉及到生产的各个环节,与其地理特色和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找准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才能有效地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纵观桃源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存在如下问题:
1、农民竞争力差。主要表现在:一是观念落后。由于历史上延续至今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断滋生了随遇而安、知足长乐、得过且过的观念和行为,广大农民缺乏接受新事物的愿望和能力,“等、靠、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