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五种机制”提升农村党员干部素质
发布时间:2008-08-12 10:32:00 访问次数: 黄欣祥 信息来源:《福建日报》
-
农村党员干部队伍是党的农村政策的执行者和农村各项工作的组织者,是团结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骨干力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力量。要使农业又好又快发展、农村又好又快兴旺、农民又好又快富裕,就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党员干部队伍,这也是加快海峡西岸“两个先行区”建设的迫切要求。
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党员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健康发展的。广大农村党员干部作为保持农村发展稳定的核心力量,以自己的良好素质和扎实工作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执行,赢得了广大农民的信任。但是,也应清醒地看到,少数农村党员干部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此,要通过建立健全“五个机制”,加强村“两委”班子和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农村党员干部整体素质,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促进新农村发展。
建立健全村“两委”工作机制。依照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规章制度,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村“两委”工作机制,如建立健全村民代表大会制度、村委会报告工作制度和村党组织、村委会联席会议制度等。在工作机制中,明确分工,明确目标,明确任务,明确责任,对不认真完成工作任务、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少数党员干部,村“两委”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建立健全农村党员干部教育机制。农村党员干部教育要有计划、有组织、有成效,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农村工作实际,不断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不断更新教育内容,将政治学习与法律、农村实用科技知识学习等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提高思想、增强素质的目的。要将农村后备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纳入教育机制,吸收农村各种经济能人、带头人、有文化的年轻人入党,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解决农村党员干部后继乏人问题。
建立健全农村党员干部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开展“知百家事,解百姓忧”、“党员干部科技示范户”、“党员干部联系户”等有效的主题实践活动,使农村党员干部真正成为群众欢迎的“三种人”:服务群众,做群众的贴心人;提高本领,做群众的带头人;廉洁自律,做作风过硬的正派人。建立激励机制,对特别优秀的农村党员干部,经组织考核,优先解决其行政或事业编制,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建立健全农村党员干部管理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目标责任制,以规章制度管人处事。建立“公开栏”,推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增加透明度。充分发挥党员大会、党员代表大会、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等监督作用。
建立健全农村党员干部处罚警示机制。对触犯党纪国法的个别党员干部,应及时送交纪检监察部门或司法部门处理,决不能姑息袒护。对犯错误的党员干部,要进行批评教育,对屡教不改的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同时,要充分利用反面典型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警示教育。
(作者单位:福建省委省直机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