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30 09:02:41 访问次数: 陈超林 信息来源:县委组织部
今年,桃源县大力开展村(居)民代表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试点工作,全县建立村(居)民代表队伍共22176人,联系群众223524户,累计开展服务活动4万余次,收集群众诉求4900余条,解决问题1730余个。
注重系统谋划 把方案做实
坚持谋定后动,切实把准试点工作正确方向。厘清思路。针对城市、农村不同类型,对村(居)民代表队伍建设情况开展“解剖麻雀”式专题调研,搭建工作模型,拟定试点方案。多次向省市业务主管单位请示汇报,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乡、村两级代表和业务部门意见建议,确保工作方案既符合上级要求,又切合基层实际。理顺体系。坚持强化党的领导,构建村(社区)“两委”成员联系若干村(居)民小组、村(居)民小组长联系若干村(居)民代表、村(居)民代表联系5-15户群众的三级联动工作体系,分级明确职责和工作内容。健全机制。建立“五个一”沟通议事机制,即:村(居)民代表与联系户共建一个微信群,逐户发放一张联系卡,每月至少开展一次一对一询问情况,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上门走访、召开一次“民情恳谈会”,及时收集、解决或向上反映群众的诉求和问题。
注重上下联动 把力量配实
配实配强县委统一领导下的以村(居)民代表为主、党员补充结对的服务力量。强化领导力量。县委成立由组织部长任组长,分管民政工作副县长任副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乡镇(街道)成立专班,村(社区)明确专人负责。组织部长与党(工)委书记逐一当面会商,逐一信函交办,确保试点工作上下一条心,推进一盘棋。优化代表队伍。深入开展村(居)民代表履职能力分析,对1003名不胜任、不称职、或因长期在外务工经商等不适宜继续担任村(居)民代表的人员依法进行调整,确保参与联户的每名代表都有能力、有精力、有热情搞好服务。固化党员结对。对于村(居)民户数较多而代表人数较少,难以实现联户全覆盖的村(社区),要求党员积极参与,实行党员与代表结对共同联户,加强力量补充,确保全面覆盖。全县共有8871名党员与代表结对开展联户,推动党群关系及工作的深度融合。
注重真干巧干 把工作抓实
聚焦为村(居)民代表教法子、搭台子、扎笼子,解决不会干、不愿干、不敢干的问题。强化教育培训。将村(居)民代表培训纳入基层干部培训计划,制定年度计划,结合送训下乡、联村干部上党课等契机,统筹抓好教育培训。结合全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采取网络直播的方式,组织全县村(居)民代表开展了为期3天的培训。注重一线搭台。聚焦疫情防控、森林防灭火等急难险重任务,设立志愿服务岗,村(居)民代表主动向村(社区)认领岗位,开展服务活动。在桃源县城区疫情封控期间,共有800多名居民代表到社区报到,主动认领任务,为全县最短时间解除封控贡献了力量。试行积分管理。坚持正向激励为主、奖罚结合的原则,在条件相对成熟的村(社区)先行开展村(居)民代表积分管理试点,以积分制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为抓手,调动村(居)民代表履职积极性。探索技术赋能。按照常德市“云党建”总体思路,通过整合雪亮工程、慧眼望乡、民用监控等资源,建立一张覆盖村域重点区域的实时监控“云”网络,通过与线下村(居)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体系联动,构建农村基层全域监控、智能预警、及时响应、高效互动的“双网共治”基层治理新模式。
注重常态长效 把责任压实
坚持定位明责。县委将村(居)民代表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写入《中共桃源县委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桃源建设的决定》,召开县委全会明责定向,并纳入领导干部“政绩台账”和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强化年终问效。建立村(居)民代表向联系户和村(社区)“两委”述职评议制度,并强化结果运用,对群众不满意的进行限期整改或责令辞去代表职务;对表现优秀、群众认可的,予以表彰奖励,并在后备干部选拔、党员发展等方面予以重点考虑。注重社会监督。广泛开展“村(居)民代表户”挂牌和公开承诺亮诺活动,统一印制并在村(居)民代表住房醒目位置悬挂代表身份牌,组织村(居)民代表与村(社区)党组织签订履职承诺书并公示,引导村(居)民代表亮明身份,接受监督,促进更好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