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6-03-14 09:43:54 访问次数: 作者: 信息来源:来源:
被推崇、追捧多年的素质教育,在现实中已然成了“皇帝的新衣”。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多年,学生的负担依旧沉重。就连教育部部长周济都承认,素质教育是一个老问题、大问题、难问题
一群小学生步出少年宫,背着小提琴、二胡等“家伙”,面无表情;家长纷纷“认领”自己的孩子,接过“武器”,或步行、或骑车、开车匆匆离去……
3月11日下午5点左右,记者采访两会代表回来,路过北京市少年宫,正巧见到这熟悉的一幕。
在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但事实上,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多年,学生的负担依旧沉重;而在另一些人眼中,标榜琴棋书画就是素质教育。
被推崇、追捧多年的素质教育,在现实中,已然成了“皇帝的新衣”。
老问题大问题难问题
几年前,教育部开始在中小学推行素质教育,以取代应试教育,当时的目的之一就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但凭良心讲,现在我们在推行素质教育上毛病很多。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学习压力、考试压力甚至比推行前还要严重。”全国人大代表胡平平说。
有这种感受的显然不只是胡平平代表一人。很多代表委员也都有切肤之痛,因为他们大多已为人父母。
“自从上初中以后,孩子的生活就再也轻松不起来了,中考、高考……只有不停地学、学、学!我们家长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可是竞争这么激烈,又有什么办法呢?”郝建枝代表在小组讨论时说:“可是我们心里也有矛盾,既心疼孩子,又不能打扰孩子,怕耽误孩子的学习,影响了一辈子的前途。”
张志焜代表说,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自信心在这种高强度的学习中被磨灭了,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中国的孩子勤奋刻苦、有知识、有技能,但恰恰在创造性方面,与西方国家孩子相比会败下阵来。
对代表委员们的反映,教育部部长周济承认,素质教育是一个老问题、大问题、难问题。说是老问题,是因为几十年一直在努力,几代领导人都很关心,但一直没有完全解决;大问题,是因为它关系到一代人的健康成长和中华民族的未来;难问题,是因为它不仅涉及到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更涉及到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社会结构、用人制度等方方面面。
实施起来有“五难”
“平心而论,教育部门确实为推行素质教育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正因为做出了努力无法达到效果,中小学生反而越来越累,这恰恰是我们应该反思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黄泰康代表说。
从一个家长的角度,庄公惠代表提出:“为什么绝大多数学生家长并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上职高?都要挤上高考的独木桥?究其原因,说到底还是个存在决定意识的问题。我们应当扪心自问: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是否把‘人才’与‘高学历’简单画等号?”
而不少身为家长的代表委员们也承认,自己也有“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经常感觉重任在肩。如今,对孩子升学的压力不仅下压到小学,甚至已经逼近幼儿园。
而实行素质教育,学校也有着自己的无奈。
“减轻老师、学生负担、实施素质教育,我们打心眼儿里赞同。但我们能不追求高升学率吗?”校长们说:“只有学校升学率高了,家长才愿意多交赞助费,企业才愿意多捐钱助学,政府才愿意多拨款办学,学校规模才会扩大,教师的待遇才会相应提高。升学率一旦低下来,学校立即门可罗雀了。”
而学校的升学压力又来自哪儿?这位校长坦言:“家长与学生强烈的升学愿望。”
李莉代表的观点则直指现行教育评价体系的缺陷。“给学生的减负令下了不知多少道,但是学习负担越减越重,为什么?不改革考试制度,孩子不会得到真正的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落实难,究竟难在哪里?采访中,一位基层教师代表归纳了几点:
首先难在教育观念的转变,有的主管教育的官员和校长,不懂得素质教育对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重要性,有的知道其重要,却急功近利,被眼前的利益迷了眼睛。
其次难在教育制度的保证。现行的教育评估制度,包括奖惩制度、激励措施、教师职称评定标准、晋级评先等都是以升学率为惟一尺度的,有的表面规定似乎很全面,但实行起来就只有升学率一条,只要升学率突出,什么先进、优秀、奖金什么都有了。评估标准“歪”了,整个教育也就“歪”了。
第三难在素质教育的理论和体系还不完善。现行的所谓素质教育出现误区,仍然存在片面性,比如误认为唱歌跳舞是素质教育,一提到教学质量,有的就认为不是素质教育。
第四难在考试制度的改革滞后,力度不大。越改考试项目越多,题目越繁琐,难度越大,考生越头疼。
第五难在人才观不科学和用人制度不健全,从而在社会上形成“惟有读书高”的怪圈,素质教育难以得到社会和家长的支持。
全方位全过程全员推进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