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6-03-22 08:08:46 访问次数: 作者: 信息来源:来源:
开篇的话
在“十一五”建设大幕拉开的第一个春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响彻黔中大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
省委省政府从省情出发,按贵州农村经济分区发展的思路,提出我省农村三种不同地区的发展要求,即贫困地区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打好基础;基本解决温饱的地区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或接近小康的地区,要在新农村建设中实现率先突破。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党和全社会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我省各地干部群众正满怀激情投身新农村建设,谱写着新农村建设的华章,并出现了“四在农家”等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的成功探索。
按省委宣传部部署,本报从今天起推出“建设新农村”专栏,及时报道各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生动实践和成功经验,以期营造建设新农村的良好舆论氛围,促进这项惠及广大农民的民心工程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
作为省会城市,贵阳给人的印象更多的是都市的繁华与喧闹。
而在贵阳市决策者心中,与现代化中心城区的高楼根脉相连的村村寨寨及180万农民,更是他们深深的牵挂。
数据显示,近几年贵阳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三农”工作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在城市的牵手下,农村经济迅猛发展。
3月,记者在开阳、修文、息烽、清镇及花溪、乌当、白云、小河等县市区农村采访,目睹了正在发生着的一系列乡村变革,以及贵阳农民写满由衷喜悦的笑脸。
城市和乡村两种风格迥异的构图,组成了大贵阳独具特色的和谐风景。
“大农村”定位折射强市必先强农理念
3月上旬一天,记者来到修文县谷堡乡水口村下坝村民组78岁老农陈顺强家。
还有10多天,陈老汉的幺儿就要结婚了。一家人正在新盖不久、贴有白色瓷砖的砖房里忙活着。
当地干部拿出一张登有2000年12月28日陈老汉在这个小院与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王晓东合影的县报。虽同一地点,背景却天壤之别:照片上是陈家7口居住的仅20多平方米的低矮破败茅草房。
王晓东在这个村的农户家住了3天。这3天,他非常不安地看到这样的现实:解放50多年了,在省城的周边竟然还有一些农民住在茅草房里!
3个月后,贵阳市彻底摸清了全市居住茅草房的贫困户共有37562户,市委市政府作出了一定要在3至5年内由政府帮助农民改茅房为砖房的决定。到去年,贵阳市委市政府对15万住茅屋的特困群众的庄严承诺提前实现。
记者后来找到陈老汉的照片上县报同一天的其他媒体,看到了一幅贵阳城市新貌的图片。这两张图片不经意的对比,无意中吻合了贵阳决策者在广泛调研后,对贵阳严重的城乡二元结构得出的一个形象结论:相对于城市经济,贵阳农村经济明显“短腿”,试想,一腿长一腿短的人行走都困难,何谈快跑!
对于在贵阳市户籍人口中占53%的农业人口而言,没有他们的小康就没有全市的小康;对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80%以上、农村社会总产值占全市GDP1/3多的农村而言,没有农村经济的跨越就没有全市经济的跨越。 本新闻共5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4 5